港媒:最有效的救市兩大招

【新唐人2015年07月12日訊】 (新唐人記者李明綜合報導)近期,中國股市如玩過山車一般升騰翻轉,驚險萬分。在拋出一系列金融調控手段而收效甚微後,北京當局把公安部副部長派到證監會坐鎮查案,股市立刻應聲止跌並迅速強力反彈。這種跳出經濟規則的救市方式,讓海內外的金融專家們看得目瞪口呆。一場關於政府機構以超越經濟規則的方式挽救股市的利弊之辯,隨即在海外輿論界展開。

日前,香港東網發表署名評論文章分析稱,這次導致股市暴跌的真正原因,是證監會的有關制度設計有漏洞。因為之前的制度允許裸賣空,這就給了做空者操縱股市的機會。這種情況下,遇到資金槓桿就容易出現暴漲暴跌。結果「暴漲時眾人歡呼,皆大歡喜,危機被掩蓋。暴跌時一片哀號,哭聲不斷」。

文章表示,由於此次中國股市一個月暴跌50%前所未有,遠遠超過了股民的承受力。於是大家哭著喊著要求政府救市,盼著政府救市。問題是怎麼救?讓公安部副部長帶人進駐證監會,嚴查做空者這種「槍杆子裡面出牛市」的手段「欠妥」的。這樣做等於是比賽進行到一半時修改遊戲規則,破壞了股市的信譽。

文章認為,要救市,其實只需採取最有效的是兩招:一,盡快修改規則,堵住做空漏洞;二,宣布免收印花稅,提振股民信心。

針對中共當局為何不惜採取超越經濟規則的招數來救市的問題,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經濟和政治諮詢公司觀察家集團(Observatory Group)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剛齋藤勁(音),日前在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時表示,「從西方市場的角度來看,中國試圖做事情,和我們知道會奏效的事情相反,」剛齋藤勁接著分析道:「他們和我們看法不一樣。在西方民主國家,人們容忍波動。但在中國,股市崩盤可能會演化為社會動蕩,對於中國領導層來說,這個前景相當可怕。」

7月11日《美國之音》在「時事大家談」欄目邀請了經濟學家、時評人士何清漣女士,獨立評論人士曹長青先生,以及上海獨立經濟分析人士、前中泰信託公司的總經濟師陳樂波先生做嘉賓,討論針對這次北京當局對中國股市的救市行展開討論。

曹長青認為,中國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在於以前的暴漲是不合理的,現在的下跌只是一種修正。而中共政府強力干預股市,違背了中國當局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承諾。所以,這次股市反彈只是暫時現象,很可能會再次下跌。他對中共政府是否有能力持久性的「暴力救市」表示質疑。

何清漣女士則直言,這次中共當局的救市措施「完全與國際社會脫軌」。她指出,中國當局原本期望中國股市會被美國摩根士丹利納入其MSCI新興市場指數,從而可以吸引4千億美元的資金入市,結果這一期望落空。

儘管中國股市最近的暴跌引發了是否會引發金融危機並影響到國際經濟的擔憂,但是陳樂波認為,中國的股市危機不太可能造成系統性的金融危機,因為以前中國股市也有過從6000點的高位跌至1600點而並沒有引發金融危機,無非這次漲跌的速度比過去快,引起了更大的震蕩,但是中國市場的資本化還沒有達到股市暴跌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的程度。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