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李克強再推19項經濟政策 專家不看好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8月27日訊】中共總理李克強日前再度推出19項經濟政策,並派出督查組赴各省落實穩經濟措施。專家分析,中國經濟遇到莫大困難,不改變中共體制,很難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問題。

新華社8月24日報導,李克強主持召開中共國務院常務會議,稱當前中國經濟有波動,恢復基礎不牢固,在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同時,再實施19項接續政策。

新政策包括在6月底宣布的3,000億基礎設施投資上,再增加3,000億;同時為地方政府安排了5,000億專項債券;核准開工一批基礎設施等項目;出台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平台經濟發展;支持中央發電企業等發行債券;再發放農資補貼等等。

但是經濟學家對這些經濟措施並不樂觀,高盛集團把中國2022年全年經濟成長預測從3.3%下調至3%。高盛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安德魯‧蒂爾頓說,這些刺激政策不足以跟上整體經濟惡化的步伐。

大陸獨立經濟學家鞏勝利表示,中國的財政可能是71年以來最嚴峻的時刻,今年上半年的財務報表全部是負數,沒有一個省市盈利。

大陸獨立經濟學家鞏勝利:「現在中國財政這樣緊張的境況之下,地方企業除了中央政府的返回資金以外,可能沒有任何的發展機會了。所以接下來中國經濟怎麼走,可能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難題。」

雖然新政策宣布要增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但鞏勝利表示,中共現在資本空缺。

鞏勝利:「一個是在全面的放水。新冠三年了,人民銀行就放了三年的水,沒有收過一次加息。一個是全面的差錢,各個產業都差錢。估計中國要差上二十年到三十年。還有一個就是中國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大量的回收,回來以後就要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也分一杯羹,簡單地說就是加重了資本的空缺,就找不到錢。」

此外,針對新政策中支持民營企業、平台經濟發展,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表示,中共近幾年一直推行國進民退,現在戰略調整,轉變很大,這也意味著中共面對的挑戰和壓力是非常龐大的。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應該說他過去的十年以國有企業為主的戰略是遇到很大的困難,發現到頭來發展經濟還是要靠有經濟活力的民營企業,這第一點。第二點來說,他說的平台經濟,就是在過去的一年多一直在打壓、控制這些互聯網應用公司。目前來說這些企業基本上現在都已經是把數據交出來了,所以他們的打壓的那個目的達到了。」

為促進經濟政策落實,國務院派出19個督查組,前往19個省區督查,並且和地方政府聯合辦公。

黃大衛認為,這種舉措意味著中央不相信地方,而中央政策這麼大的轉變,各個地方對於是不是要堅決執行也心存矛盾。

黃大衛:「現在聽誰的?聽李克強還聽習近平的?他們根本沒有一個方向。因為李克強最後就有可能做到二十大就不做了。所以他們會有執行上的打折,甚至是不執行。所以現在督導組下來就是直接下達,這個是來自中央最高級的一個指令。」

中共連續加大經濟刺激力度,但目前效果不明顯。大陸資深媒體人黃金秋表示,經濟是社會體制的一個晴雨表,如果不能扭轉共產黨這個體系,很難扭轉這個經濟困難局面。

大陸資深媒體人黃金秋:「你不能夠根本上提升老百姓的信心,你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國際環境,你也不能從根本上讓我們每個人思想解放,不能看到未來的希望,那就肯定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困境的。」

今年上半年,中共已實施了33項新政策,試圖穩定經濟。黃金秋表示,當局希望在二十大之前穩經濟、穩就業,避免社會動亂,國務院已經坐不住了。

編輯/唐穎 採訪/駱亞 後製/陳建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