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十大禁聞之四】習馬會全球聚焦 首破中共框架

【新唐人2016年01月06日訊】66年的分離,81秒的握手特寫被定格聚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台灣總統馬英九的首次會晤,成為全世界主流媒體的頭條新聞,並被國際社會定位為「歷史里程碑」。「十大禁聞之四」,請看「習馬會」外交破局習近平突破舊有體制框架。

11月7號下午3點,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舉行了兩岸分治後66年來首次領導人會面,二人長達一分多鐘的握手鏡頭,隨即登上海內外各大媒體頭版,這一歷史性的會面,得到了國際社會相當的關注。

儘管雙方並沒有簽署任何協議或協定,但見面本身被外界視為是一個重大的政治突破。

台灣大學政治學教授葛永光、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蔡瑋等台灣學者認為,「習馬會」具有歷史里程碑的「象徵意義」。

台灣大學政治學教授葛永光:「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兩岸從1949年戰後分裂以後,兩岸就處於冷戰、敵對的狀態,兩岸的領導人當然就從來沒有見過面。這個『習馬會』或『馬習會』等於是66年來,兩岸的領導人第一次的會面,它當然有一種象徵從冷戰的時代,邁向和解、邁向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的一個突破的重大的意義。」

英國《金融時報》11月10號引用台灣學者的觀點指出:此次會晤表明習近平「願意挑戰束縛其前任的官僚體制」。文章還援引美國歐亞集團亞洲業務主管、不久前負責白宮台灣政策制定的麥艾文觀點表示:「看起來習近平不會使用脅迫手段,而是在對等尊嚴的基礎上推進兩岸關係。」

此前一天,《大紀元新聞網》刊登時事評論員夏小強的文章指出,幾十年來,中共一直通過政治打壓、經濟利誘、收買滲透、恐怖威脅等手段,逼使台灣政府放棄台灣核心價值和立國之本,企圖用共產極權制度來代替台灣的自由民主制度。

夏小強指出,中共這種以鬥爭為主的對台戰略,在習近平上台後,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時事評論員夏小強:「習近平安排的習馬會,是習近平突破中共體制框架走出自己道路的舉措。習馬會的破冰之舉,正在改變著中國的外交格局,同時也為未來海峽兩岸局勢的良性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習近平在「習馬會」上致辭說,「沒有任何力量能把我們分開,因為我們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但罕見的是,習近平在致辭中沒有提及國、共兩黨。

而據台灣《聯合晚報》報導,「習馬會」後的晚宴期間,馬英九多次提及「總統」、「國父」,以及「抗日歷史」時,習近平都無異議。陸媒稱,「習馬會」直接碰觸三大敏感話題,是兩岸關係66年來的重要突破。

夏小強:「習近平在『習馬會』上致辭的一些提法與用詞,與中共官方此前一貫的對台威脅、恐嚇的政策有很大不同,這顯示出,習近平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共此前的外交政策,包括對台政策。」

值得關注的是,「習馬會」之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大陸媒體上,罕見的出現了「肯定國軍抗戰史」、「兩岸互換間諜」等新聞。

夏小強:「比如,大陸媒體罕見的發表正面肯定國軍抗戰歷史的文章,是在釋放將要還原與國民黨相關歷史真相的信號,也是在向台灣方面釋放善意。日前對國民黨將軍孫立人的正面的長篇報導,出現在官方媒體的新聞中,這是第一次,非同尋常。同時呢,媒體還報導了台灣與大陸首次交換間諜的消息。」

夏小強指出,以上連續發生的事件,都是「習馬會」之後的震動效應。

而對於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採訪編輯/張天宇 後製/李智遠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