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尊崇傳統的朝鮮族(下)

【新唐人2012年12月7日訊】朝鮮族人的傳統文化與風俗深受中華古文化的影響。但到了現當代,由于共產獨裁政權在中國大陸和北朝鮮建立,這些地區的朝鮮族人的民族傳統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而朝鮮族人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民俗,主要在朝鮮半島上的韓國得到了繼承和良好的發展。

朝鮮族人的茶文化

公元4世紀,茶文化隨佛教從中國傳入朝鮮半島,已快有2000多年的歷史。歷史上朝鮮半島的茶分為甜、酸、鹹、苦、辛五味。根據名茶的類型不同,其茶禮又分為末茶法、餅茶法、錢茶法、葉茶法4種。

朝鮮半島人在舉行茶會之前都要做精心的準備,挑選招待客人的茶葉、茶具、茶點、佈置房間等。待客人來到後,主人在門口恭迎,並用最高敬語如對客人表示歡迎,并為客人們引路。

進入茶室後,主人應坐東面西,客人坐西面東。然後主人將事先準備好的茶具搬至面前,當著客人的面嫻熟地用傳統的手法烹煮茶湯。茶湯煮好后主人會按從右到左的順序,分3次將茶湯倒入客人的茶杯中,倒入的茶湯量約為茶杯的六七分為最佳。

上茶時,主人要用雙手捧上茶杯,從客人的左後側雙手將茶杯遞到客人面前,同時一定要輕聲附上一句:“請您用茶。”

上茶的次序也很講究,通常先為客人上茶,後為主人上茶;先為主賓上茶,後為次賓上茶;先為女士上茶,後為男士上茶;先為長輩上茶,後為晚輩上茶。如果來賓人數比較多,那麼就採取以進入客廳之門為起點,按順時針方向依次上茶最為妥當。

朝鮮族上元節

上元節是朝鮮族傳統的歲時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上元節這天,朝鮮族人通常要先到祖墳送燈,然後在堂內烯“屬”燈,院內掛天燈、院門兩旁掛壁燈,還要到河裏放燈船。這一天還要吃藥飯、五穀飯,喝聰耳酒。藥飯以江米、蜂蜜為基本原料。摻大棗、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藥飯原料較貴,不易湊齊,一般以大米、小米、大黃米、糯米、飯豆五種做的“五合飯”代替。以盼望當年五穀豐收。晚上,大家舉著火炬上東山高處迎圓月,誰當年有福,誰就能望見初升圓月。迎月之後,男女老少將在月光下前往當地約定俗成的地點踏橋。踏橋,也叫跺橋。朝語中“橋”和“腿”兩詞同音,踏橋意為練腿。踏橋時,每人要在橋上往返幾次至幾十次不等,總計次數最好與自己的歲數相等,以求祈福禳災。

朝鮮族傳統舞蹈《長鼓舞》

朝鮮族的舞蹈具有上千年的歷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長鼓舞》(也叫《杖鼓舞》)。長鼓舞以其典雅飄逸的舞姿馳名中外。

“長鼓”是朝族樂器中,音色最優美和獨具特色的樂器之一。它體形碩長、細腰,兩端鼓皮音色高低不同,並以鼓槌、鼓鞭和指掌配合敲擊,而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與特色。“長鼓”是樂器,同時也是倍受人們喜愛的舞具。

《長鼓舞》的表演,通常由慢板起拍,主要的舞蹈動作是柔軟的扛手、伸肩、鵲雀步等。在悠揚的伽椰琴伴奏下,表演者以肩挎長鼓,右手持鼓鞭,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從長鼓的左右鼓面敲擊出清脆、和諧而又不同鳴響的鼓聲。舞者踏著淙淙泉水般的輕柔舞步流轉於舞臺。她們那松肩提臂的婀娜舞姿,柔如蠟焰、動如垂柳地輕盈體態,如只只躍躍欲飛的白鶴悠然起舞,令人陶醉與神往。

通常一段慢版之後,舞者會抽出另一隻木質鼓槌,敲打出強烈而快速的節奏,舞蹈隨鼓樂進入狂放的急旋,矯健而奔放。每逢此時,沉醉于高潮中的表演者,便開始紛紛亮出顯示個人“鼓舞”技巧的“絕活”,把表演氣氛推向最高潮,最後嘎然停止。

朝鮮族傳統體育活動

跆拳道:

跆拳道古稱跆跟、花郎道,是起源於古代朝鮮的民間武藝。早在西元688年,新羅王國統一了朝鮮,經濟繁榮,百業興旺,建立了一種“花郎制度”。到真興王時,便創立了“花郎道”。花郎道是花郎制度的組織形式,即將年輕人組織到一起進行武藝鍛煉。隨著歷史的演變,這項朝鮮族人的武術,經過東亞文化的發展,成為以“始於禮,終於禮”的武道精神為基礎的跆拳道。

跆,意為腳踢、摔撞;拳,即以拳頭打擊;道,指武術中體現出的修養與境界。跆拳道是一種以腳法為主,配合拳術的武術功夫。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4套,另外還有兵器、擒拿、摔鎖等。

今日的跆拳道已不只是一種具有高度攻擊能力的功夫,還是一種精巧的形體藝術和健身方法。技巧及控制力是跆拳道學習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每項技巧都富有刺激性與競爭性。跆拳道以赤手空拳進行訓練,培養毅力和爆發力,訓練學拳者如何運用一拳一腳在適當的環境中保護自己。

鐵連極:朝鮮族武術有悠久的歷史,其傳統的武術器械中,著名的“鐵連極”是最獨特的一種器械。在一根齊肩高的棍端,有一圓環,環上套連著三根並列成放射狀的短節,長度尺餘,舞動起來雙手握棍,風格勇猛,控制範圍大,有砸、掄、掃、纏、蓋、架、格等技法,配合多種身形,異常精彩。

蕩秋千:也叫“打秋千”,是朝鮮族人傳統的體育項目,尤其受到婦女們的喜愛。比賽時評定優勝者有幾種方法:一種是以秋千架前方高樹上的樹葉或花朵為目標,用腳碰著或咬掉樹葉(花朵)者為勝;一種是在踏板底下掛一根長繩,測量秋千蕩起的高度,高者為勝;還有一種是在秋千架前方豎兩根樹杆,杆上橫拉一根系有鈴鐺的繩子,蕩秋千者以碰鈴次數多少決定勝負。

頂甕:

過去,在朝鲜族人聚居的地区,常常可以看到妇女们头顶着瓦瓮送水,或搬运其它物品。他们虽然头负重物,却个个脚下生风。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她们不论顶什么东西,都很少用手来扶持着,却很少有掉下来的。因为她们从小练就了极好的平衡能力。

朝鲜族为了从小培养姑娘头顶重物的能力,经常举行一些头顶瓦瓮的竞走比赛。在竞走比赛中,姑娘们个个头顶一尊盛有20多斤水的瓦瓮,站在起跑线上。号令一响,姑娘们争先恐后、你争我夺地快步向前走去,一般赛程为100米。在竞走比赛中,瓦瓮从头上掉下来,或者瓦瓮里的水溅出来,都算犯规。只有瓦瓮不倒、水不溅出,而且走得最快的姑娘才是真正的优胜者。比赛得胜的姑娘,會被认为是聪明灵巧的好姑娘,因此她们也常常是小伙子们追求的对象。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