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薄熙來出局 汪洋恐因派系平衡被犧牲

【新唐人2012年2月29日訊】(新唐人記者白梅報導)王立軍事件讓薄熙來的仕途出現重大危機。薄熙來十八大入常的競爭對手汪洋,近期異常高調的“打黑唱紅”,不過,有媒體認為,是中共刻意對“重慶模式”釋放出的肯定信號,目的是淡化“王立軍事件”給十八大帶來的負面影響。評論指出,走所謂的“幸福廣東模式”的汪洋,可能因派系平衡因素被犧牲掉。

2月27日,香港《明報》發表署名孫嘉業評論文章,文章將中共對“重慶模式”和“廣東模式”的選擇做了分析。

這兩種模式的代表人物自然就是薄熙來汪洋,這兩種模式一直被視為大陸未來發展的兩個試驗。

重慶發生“王立軍事件”後,輿論多認為伴隨著薄熙來政治前景的黯淡,“重慶模式”已經破產。

最近,薄熙來突然改唱紅歌為高唱改革開放之調,出言也必稱“科學發展觀”,廣東近期卻異常高調地部署“打黑” ,又組織“唱紅” 、“讀經”活動。薄汪兩人角色互易令人時空錯置之感,中共的葫蘆裏究竟賣的是什麼藥呢?

文章還給出了“重慶模式”未破產,北京流傳的一種解釋。北京人士認可的看法是,雖然王立軍出事連累薄熙來,但中共沒有否定“重慶模式”,因為“重慶模式”中的“唱紅打黑”並不違背中共的政治路線。所以,說“重慶模式”破產,恐怕言之尚早。

《明報》評論文章也提到汪洋代表的“廣東模式”存在的問題。

文章指,儘管汪洋“幸福廣東”的調子唱得很高,但從潮州、增城的數萬民工群體維權,到佛山“小悅悅事件”傳遞給世界的中國社會的道德淪喪,事件暴露出中共基層政權崩壞,也令廣東的“幸福“觀感大打折扣。而汪洋代表的中共廣東當局也被體制視為在事件處置失當 ,有損中共要塑造的形象。

有觀察人士分析,儘管薄熙來仕途無望,薄熙來會在中共內鬥中成為犧牲品,但中共並不一定會否定重慶模式,唱紅打黑,用硬手段對付民眾。而汪洋的那套“幸福”模式,不符合中共的獨裁統治,一貫的嚴厲鎮壓。汪洋所謂的烏坎模式,對民眾讓步,讓中共十分擔心會把政權也讓出去。

分析認為,表面看起來是汪薄兩人的爭鬥,本質上是中共對民眾到底實施什麼路線,是從嚴還是從寬的決策問題。

孫嘉業最後提到,有消息傳出,一直作為薄熙來對立面的汪洋,本來十八大上可與薄連袂入常委,但由於薄的突然出局,汪洋也可能因派系平衡因素被犧牲掉。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