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漫谈】甲骨文书法艺术初探(上)

文/刘锡铜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4月05日讯】甲骨文是商至周初之际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三千多年前汉字发展成熟的体现,是远古文明的时代象征,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基因。自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百余年来,研究大盛。从书法角度看,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契刻文字,甲骨文给后人留下了远古契刻艺术家的气质修养与“德上艺下、天人合一”的境界。

甲骨文与先后出土的古埃及圣书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及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并称世界四大最早文字。其它三种文字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而甲骨文却演变成今天通行的汉字,其书法艺术也重生了。

目前,经考古学家鉴定,不重复的单字甲骨文约有5000个左右,2000个已被识读,没识读的大都是些人名、地名等方面的字。

从出土的文物看,有些甲骨文所表现出来的字形结构,与商周时期铜器上的铭文一脉相承。难怪甲骨文研究的开创者之一罗振玉将甲骨文、金文混合成联、成诗,整体浑然天成,淹会贯通。由此可见甲骨与大篆的内在联系。

再从晋唐以后的书法艺术角度来审视,甲骨文同样具备了楷行草隶篆诸体书法的结构、用笔和章法三要素。在结构上,甲骨文字虽大小不一,但对称均衡,或一字多形具变化美,且格局稳定,有的还具备了方圆结合、开合揖让的特点。在用笔上,因契刻在坚硬的兽骨上,故契刻多用直线,曲线则由接刻的短线而成;由于起收刀的技巧,其线条也呈现出中间粗而两端细、瘦劲坚挺、爽利多姿的流动。章法上,虽受选材骨片大小和形质的影响,但仍表现出了其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其字多者通篇排列紧凑,呈现茂密之感;字数少者,则凸显疏朗空灵,给人以古朴烂漫之态。

民国董作宾甲骨文题丁鹤庐题画梅诗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甲骨文以刀刻骨的苍劲和古朴的风韵,虽历经沧桑,却具居高望远之势,散发出独特的艺术芬芳。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是其精神信仰

大家知道,商代帝王、贵族以及整个社会,都敬仰上帝、敬畏天地、尊道重德。每逢战争、游猎、出行、祭祀以及疾病、生育等等,都要占卜以问吉凶,乃至把占卜的内容及应验的结果都刻在龟甲、兽骨上。而甲骨文的创作者,同样也虔诚,尊道而贵德。为体现上天旨意,契刻卜官面对大小、风格不同的骨版材质,从内容、字数限定到设计契刻一丝不苟,表里如一,并十分珍惜每块骨版的雕刻机遇,这样就使心性修养和技能同时得到提高。可以说,敬天礼神,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上古契刻艺术的发展,也加持了这些埋藏于地下的几千年的骨刻作品,从而能够留传至今、重见天日。

一般以盘庚迁都为界,把商代历史分为上下两大段。上段史料流传不多,下段多赖甲骨文,我们才有较细致的理解。殷商甲骨文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历八世十二王。现代学者董作宾将殷商甲骨文分作五期:(一)雄伟期,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二)谨饬期,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三)颓靡期,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四)劲峭期,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五)严整期,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

殷商近三百年间,国势盛衰不定,乃至最终亡国,且其间出了个辱神射天、被雷击而死的昏君武乙,因此甲骨文书法艺术与国势走向并不完全一致。比如,从武乙到帝辛(商纣王)这段时间,甲骨文大字酣畅淋漓,雄伟壮观,神态奇拙,纵横奔放;小字整饬隽秀,结构严谨,小中见大,大小合度,在凝重静穆中透露出潇洒自如的神奇。但总体来讲,商人敬天礼神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

以甲骨文观之,商代文明的根基,乃在于信仰,其与上天契合才产生出无限的创意感动。《易‧系辞》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甲骨文当如其说。@*

刘锡铜自集自书甲骨文诗歌。释曰:
启阳万物,益寿千符。秦嘉丰尧东鱼楚,商祈盛鲁西岳徒。(刘锡铜 提供)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莉)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