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食物補血效果好 有效改善缺鐵性貧血

血液是人體的運輸工具,可將氧氣及養份運輸到全身各處。貧血就如同運輸工具不足,無法充分供應細胞所需。如此,細胞就無法正常發揮功能,人體就會產生疲勞、健忘、缺乏活力、臉色蒼白等現象。

造成貧血的成因較多,不要自行認為吃補血藥物或食品,就一定能解決貧血問題。建議最好是去醫院由專家進行檢查確診,才能對症下藥、標本兼治。

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由於血液中的紅血球含有一種血紅素,它可分為兩部分:原血紅素(鐵)和血球蛋白(蛋白質)。在缺鐵的情況下,就會使得血紅素含量太低,導致血液攜氧能力降低以致貧血,這就是缺鐵性貧血。這種貧血最為常見,因此對於缺鐵性貧血的患者來講,平時在飲食上應該多食用含鐵量高的食物。以下列舉十大含鐵量高,補血效果好的食物:

1. 豬肝

台灣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戴明燊醫師指出,「最佳鐵質來源是肝臟」,含有豐富的鐵質的豬肝被認為是補血聖品,而且動物性的鐵質相較於植物性的鐵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對於缺鐵性貧血患者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豬肝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因此膽固醇過高、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不建議食用豬肝來補血。

含有豐富鐵質的豬肝被認為是補血聖品。(Shutterstock)

2. 牛肉

癌症化療容易破壞紅血球的生成,引起貧血,很多病患的體質因此變差,而無法繼續下一個療程。除了輸血以外,牛肉也常被推薦用來補血,因為牛肉的蛋白質與鐵質很高,也易吸收。

但馥芊中醫診所院長李嘉菱此前接受大紀元採訪時指出,牛肉所含的脂肪是飽和脂肪,吃太多容易造成「痰濕」,使血液循環不良,久了可能造成大腸息肉,甚至是大腸癌。吃牛肉補血的話,儘量以瘦肉為主。

3. 蛤蜊

不吃豬肝或牛肉的人,可以用蛤蜊代替。蛤蜊的含鐵量並不遜於上述兩者,大約15顆蛤蜊就能達到人體一天所需的鐵質量。除此之外,蛤蜊也含有維生素B12,可以幫助增強造血功能。

蛤蜊的含鐵量並不遜於豬肝、牛肉,不吃動物肉類的人也可以吃蛤蜊補血。(Shutterstock)

4. 紫菜

吃素者若想要補血,也可以選擇鐵質較豐富的蔬菜。例如紫菜是公認含鐵量最高的蔬菜,最簡單的吃法便是與雞蛋一起煮成紫菜蛋花湯。

5. 花椰菜

紫菜雖然是每公克含鐵量最高的食物,但因為需要用水泡開食用,一餐所能吃的量大約只有5~10克。相對來說,一些深綠色蔬菜,比如花椰菜,雖然含鐵量較紫菜低,但一餐吃100~200克卻不是問題,反而能夠吃下較多的鐵質。此外,花椰菜中更含有多種維生素,可以幫助身體更好地吸收鐵質。

6. 黑芝麻

黑芝麻屬於中藥的一種,《神農本草經》中提到黑芝麻可以「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且對於補精血有強大的效果。此外,每100公克的黑芝麻約含有24.5毫克的鐵質,對於缺鐵性貧血也很有幫助。

7. 黑豆

中醫認為,黑豆具有養血平肝、補腎壯陰的功效;而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黑豆的含鐵量也很高。此外,黑豆中的植物固醇,能夠抑制人體吸收膽固醇,幫助降膽固醇,且黑豆還含有大量花青素、維生素E,有抗氧化、延緩老化的效果。

黑豆具有養血平肝、補腎壯陰的功效。(pixabay)

8. 南瓜

南瓜含鐵、鈷等微量元素,其中,鐵是紅血球的重要成分之一,而鈷雖然在人體內極少,卻是幫助造血的重要元素。

南瓜還含有β-胡蘿蔔素、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E等營養素。吃南瓜不僅能幫助造血,也能刺激分泌膽汁、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食物,是非常好的養生食材。

9. 桑葚

夏天來一杯桑葚汁,不但解暑,而且還能兼具多種養生功效。桑葚是桑樹的果穗,中醫認為它可以滋陰補血、生津止渴。除此之外,因為桑葚的顏色偏黑,而黑色入腎,所以能夠幫助延緩鬍鬚和頭髮變白。

就營養學的觀點來看,桑葚也是含鐵量相當高的食物之一,更有維生素C、花青素等豐富營養素,有助延緩老化。

10. 龍眼乾

龍眼乾,又稱桂圓,在中藥裡屬於補血作用非常好的一味藥,有些補血名方,比如歸脾湯,當中就用到了龍眼肉。

而清代的醫學家王士雄,也提出可將龍眼製作成玉靈膏,可大補氣血,效果比人參、黃耆好,「凡衰羸、老弱」都可以食用,產婦臨盆的時候吃,也可以達到很好的補血效果。

龍眼乾,又稱桂圓,在中藥裡屬於補血作用非常好的一味藥。(Shutterstock)

然而並非身體含鐵量正常就不會貧血。比如:身體製造的紅血球太少,不足以運送鐵質,也會出現貧血;缺乏葉酸或欠缺維生素B12,是導致貧血的另兩大誘因;身體銅含量不足引起對鐵的吸收障礙,同樣會造成貧血。因此當我們出現貧血時,一定要找到根源所在,不要一味地攝取鐵,鐵質如攝取過多也會對人體有害,出現發燒、惡寒、肝臟方面的問題。

(責任編輯:葉誠允)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