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言賢語:給孩子的純真報個價

【新唐人2016年03月31日訊】昨天晚飯後,女兒主動跟先生說:「我刷碗吧?」她爸很高興,剛做了一個讓位兒的準備動作,我家胖妞兒趕緊說:「三塊錢。」「三塊錢!太貴了,我還是自己洗吧。」她爸表示無法接受閨女的報價,於是爺倆開始討價還價……

這樣的場景對我來說很不習慣,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有零花錢的不多,像我女兒這樣幫父母幹家務活掙錢的幾乎沒有。還記得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同學中有不少人下學後要回家做晚飯。我就經常幫好朋友準備全家五口人的飯菜,雖然她上面還有哥哥姐姐,但她並沒有享受過多少身為老小兒的特權,倒不是說她家裡窮,這就是她父母給她定的家務活兒。

相比這些同窗,我就輕鬆多了,基本不用做什麼家務。不過,我跟同學倒是學了不少,餵雞、洗衣、帶小孩兒、洗菜做飯……當然,我的這個學,好奇心佔了絕大部分,至於做的質量我保證不了,所以結果也充滿了不可預知性。我把菠菜剁成了雞食,而真正的雞食差點兒被我扔進鍋里給人吃,沒辦法,這兩種植物長得太象了。把所以的衣服倒在一個盆里洗的結果就是染個一塌糊塗;帶同學的弟妹:我還是個孩子,所以別要求太高,小小孩兒哭一哭有益健康;洗菜做飯?跟餵雞的工序差不多,我一直都是同時做的。

這真的是樂趣家務事,雖然給同學和他們的家人帶來點兒煩惱,但總的來說還是收穫頗豐。大家都有收穫,我想是的。

這些就是我學習做家務的經歷,沒人給錢,我也不會要對方付費,這些在大人眼裡千篇一律的勞動,在我這裡就是一樂兒。當然,我不是在誇我自己,我的興趣也持續不了多久,做幾次也就放棄了。相比我的同學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做這些家務,他們的堅持我沒有。

崇尚現實的今天,大人對物質利益的強烈追求,讓孩子也早早染上了濃重的利益色彩,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需要物質獎勵,來刺激他們能堅持下去的原因吧?只不過,這種物質刺激總是讓人覺得,好像少了那麼一點兒童年應有的美好和純真。而往往就是這份美好和純真是可以讓我們保留終生的。

文/劉芳

責任編輯:李丹

——本文經《紀元心語》授權發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