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古人論「勇」

【新唐人2016年03月28日訊】「」不是輕生好鬥,而是與道德修養密切相關的。孔子承認他的學生子路比較勇敢,教導他有勇更要有義,蠻「勇」、愚「勇」都談不上真正的「勇」。符合道義的「勇」才是自古推崇的美德。

《詩經.大雅.烝民》中說:「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禦。」大意是柔軟的東西不輕易去吃、堅硬的東西也不輕易吐出來、不欺侮弱小的人,也不懼怕強權的威脅。這首詩是歌頌西周名將仲山甫的,為他出征而作。表達了對品德高尚、猛英武、不欺軟怕硬、不凌弱懼強的讚譽。

《左傳.哀公十六年》說,「率義之為勇」意思是遵循道義才叫勇敢。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 年),太子在鄭國避難時被殺,他有個兒子叫勝。楚國的兩位大臣子西和葉公在是否任用勝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

子西認為勝好結交俠士,有諾必行,可以讓他守衛邊疆。葉公認為勝的勇敢是不顧道義的,並不是真正的勇敢,反對重用他。認為符合仁愛叫做信用,遵循道義叫做勇敢。但是他不能說服子西。

子西還是對勝委以重任。後來勝發動政變,殺了子西一家。最後葉公平定了這場叛亂,勝逃到山上,自縊而亡。事實證明,葉公的觀點是對的。勇要以仁為基礎,否則就會為私而亂。

孔子在《論語.憲問》中說:「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認為這是君子應該具備的三種品質。有仁德的人,能夠寬厚待人,所以無所憂慮;有智慧的人,能夠辨明是非,所以不會迷惑;有勇氣的人,能夠臨難不驚,所以無所畏懼。

孔子說:「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有仁愛之心的人,會見義勇為,舍生取義,這才是真正的勇敢。而某些看起來勇敢的人,卻不一定都是為義而勇,他們未必有仁愛之心。

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面對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而不敢去做,是怯懦的表現,是十分可恥的事情。

古人之勇與道德密切相關。宋代文學家蘇軾在《留侯論》說:「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意思是有大勇的人,危險降臨不會驚慌,無故的受辱也不會憤怒。漢代的韓信,年輕時能忍胯下之辱,後來才能成就大業。

一時憤懣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那隻是匹夫之勇。有遠大抱負的人,能忍受一時屈辱、才具備大勇。

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中說:「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意即小勇只是一時衝動,大勇則需道義來激發。

《孟子》中記載了一段孟子和齊宣王的對話。齊宣王問孟子說:「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對齊宣王說:「請無好小勇。」孟子是說,不要做那種氣勢洶洶的匹夫小勇。像周武王那樣,為天下人討伐暴君,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才是大勇,這是道義之勇,是正義之勇。

責任編輯:又容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