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情偶記:朋友

【新唐人2016年03月11訊】一向沉寂的同學群突然有了動靜,毛大官人在發起一場聚會。響應者五六人。怨不得人心渙散。實在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各有各的狀況。

我沒吭聲,聊天窗口開著,靜靜看著他們打趣瞎侃。別離的太久,有些陌生了,真的。

反倒是博友之間的感情來的更自然一些。昨晚,上海的新婷留話給我,說是出去散步,看中一款圍巾,棉麻料,灰黑色,買了兩條,想要給我寄一條。

在這之前,山東煙台的美女深藍也是要我的地址,給我寄蘋果。還有內蒙的春依,要給我寄她那兒的牛肉乾。還有月明。還有芊芊大姐。還有,還有好幾位男同胞。

自然是一一婉拒了。人情也是債,欠下了,會成為負擔。前年,山東的晴天送了我一幅她的畫作,我要給她郵寄這邊的乾貝淡菜,她萬不肯,這事兒還真就擱心裡了。

人的一生,委實太短暫,掐去頭尾,黃金歲月也就二三十年,一個人走到底未免孤單,情趣相投的朋友是這一路上最美的風景。比如和我一樣說一不二的直子,前幾天,給我發來一張她躬身摘桔子的圖片,那片桔園,那棟小屋,距離她生活工作的地方八百里之遙——都跨省了,為度假和退休後生活準備的。我欣賞那些敢於開創新生活的人。勇敢的人,一般很少怨天尤人。直子的小屋,兩層,若是我活的久一些,那裡倒是可以去走一遭的,白天幫著乾乾活,晚上一起下廚,炒幾個小菜,喝它個昏天黑地。

若蘭也在郊外弄了一個養老的小屋,她那個投資大,講究,算得上是別墅了。

心裡說不欠人情,其實還是欠下了,而且還不少,阿山老師多年如一日,對我文字的關愛和提攜,到了讓我惴惴的地步。論火候,我的文,充其量也就勉勉強強七分,夠不上入選作家文本。權當是鼓勵吧。

喜歡博上的一些好友,真心地喜歡。地處天南海北,為了一篇美文,分享彼此,共度一段美好時光。也是因為隔著適宜的距離,沒有利益紛爭,現實生活中戴著的面具,可以放心的一把扯下。心懷叵測者除外。

文/雨虹

(責編:李丹)
——本文經《紀元心語》授權發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