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8月08日讯】中国7月份出口成长再度放缓,加大外界对于中国制造业前景的担忧。学者认为,内部的需求减少,特别是经济增长的消费能力下降,应该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最关键的问题所在。
中国7月份进口稳定回升,但出口成长已连续3个月来放缓,低于预期。
中共海关8月7日发布7月进出口贸易数据,按美元计算,7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增加7.0%,出口成长速度放缓,创近三个月新低。
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研究员王国臣:“他们的进出口,事实上已经从去年开始都是负成长的,都是衰退的。PMI其实连续两三个月都是低于50%。换句话说,他们的产能过剩最主要来自于国内的消费紧缩。所以综合来讲,他们的产能是在萎缩的,可是国内的消费更颓靡,所以才造成这种出口的情况。”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原来对欧美国家的进出口都在大幅度减少,而进出口减少的缺口,实际上更多是由对俄罗斯的进出口和其它亚非国家的进出口来取代。但现在看来这些替代的国家,他们的经济规模和市场规模也不足以满足中国的巨大胃口。”
据《金融时报》报导,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卢姿蕙(Louise Loo)说,“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可能会看到这一点,并认为出口引擎放缓的速度可能会比他们想像得更快。”
谢田:“出口的增长看来是后继乏力,所以出现现在这样的一个下降,实际上是很自然而然的。这意味着对未来下半年和明年来说,中国的进出口形势会更加严峻,而中共经济增长的目标也更加难以保持住。所以现在中国经济衰退,失业高涨的情况下,进出口方面的马车失灵和马车减速,对中国经济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学者认为,内部的需求减少,特别是经济增长的消费能力下降,应该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最关键的问题所在。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因为对于消费者信心或者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各式各样的情形,似乎都导致消费的这个层面上支撑不足。中国它还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说它在提升内需的时候。它还要实现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跟环境保护等多重目标。这些目标之间,其实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矛盾。”
美国劳工部8月2日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7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1.4万,远低于预期,也低于前12个月的平均增幅(21.5万)。失业率则升至4.3%,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外界认为美国消费者支出疲软所带来的影响将波及全球。
孙国祥:“如果当美国的经济放缓,其实这些新兴市场也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影响。那也就是说,不是只有中国受影响,其实这些新兴市场也会受到影响。不仅会减少对中国商品的直接需求,还会透过像是影响全球供应链跟消费市场,间接影响其它国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王国臣:“那美国市场的消费颓靡,那当然会抑制到后续中国大陆的出口。一带一路国家也在反中国大陆的出口,不管是墨西哥还是印尼,或者是马来西亚,或者是其它国家,也有像泰国他们都有制定相对应的关税制裁或进行反倾销调查。所以这些国家也受不了一直接收到中国的货物,这甚至会影响到这些国家的产业发展。”
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研究员王国臣认为,中国后续会更多的利用跨境电商来帮助它的出口。
王国臣:“中国大陆后续会更多的利用跨境电商来帮助它的出口。那优势在哪边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厉害的,就是中国大陆网路管制,网路长城,所以中国大陆民众没办法使用Amazon的网页或者App,可是美国的民众可以使用淘宝的App,美国管不了,台湾也管不了。你要下载,你就可以从大陆进口便宜的商品。”
王国臣认为,这种不公平的贸易,会成为后续中国支撑出口很重要的原因,可是也会成为未来国际贸易新的争端。
编辑/黄亿美 采访/易如 后制/陈建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