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挽留又打压 外企转向“中国+N”战略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6月06日讯】目前,中共对滞留的大陆的外企采取极力挽留却又频繁打压的政策,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让外商对华投资信心锐减。随着中国营商环境越来越恶化,许多在华外企转向“中国+N”战略 ,将生产业务从中国转移到多个国家,以降低运营风险。

中共挽留外企却又频繁打压 自相矛盾

6月5日,中共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长周强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中国将持续扩大市场准入,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同时展开“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外资。

早些时候,中国多省还派出代表团到海外招商引资,但似乎成效不大。

相反,中共频繁打压在华外企,正在破坏投资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最近几个月来,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凯盛融英(Capvision)被查,至少两名员工被捕;美国企业尽职调查业者美思明智集团(Mintz Group)北京办事处被查抄,员工被拘留;美国管理顾问机构贝恩公司(Bain&Company)上海办事处被突击搜查;还有日本安斯泰来制药员工遭控从事间谍活动而被捕、美国晶片制造商美光(Micron)因涉及“国家安全”被调查等,都令外商感到不安。

中国欧盟商会发表声明说,这些打压行动释出的信号令人担忧,凸显了在中国营运的外国公司所感受的不确定性。

上海美国商会对这类打压行动表示担忧,要求中共当局说明“红线”划在哪里,让业内人士避免“触雷”。

旅美政经评论人士秦鹏表示,中共这种作法与它想稳住外企和外资是矛盾的,“它会让全球企业和投资者更加不安,更多公司会考虑把一些业务迁出中国,或以其它方式减少对中国的资本敞口”。

为降低风险 外资转向“中国+N”战略

《华尔街日报》6月5日报导,近年来的美中贸易战、地缘政治动荡、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重创供应链、美中对抗升级、中共对外企的立场愈发不可预测等不稳定因素,使外资纷纷转向“中国+N”战略,在中国以外建立更多的生产基地,以降低运营风险,为可能的突发状况做准备。

许多跨国公司都实施了“中国+N”战略,如苹果公司(Apple Inc.)在印度的供应商数量从2018年的7家增至2022年的14家。摩根大通(J.P.Morgan)估计,到2025年全球1/4的iPhone将在印度生产。

苹果公司在越南生产耳机和其他设备的供应商,由14家增至25家。自2018年以来,苹果公司在欧洲供应商方面的支出增加了50%以上。

生产感测器和遥控器的环球电子(Universal Electronics)计划关闭一家中国工厂,同时扩大在墨西哥的工厂,并在越南建立新生产设施。

制鞋巨头阿迪达斯主要的生产基地,已由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取代了中国。

2021年,东芝(Toshiba)关闭大连最后一家工厂,产能未来将转至越南和日本。

同年,日本电器制造商OKI关闭位于中国的印表机和复合机的生产业务,将其印表机生产线搬至泰国,部分维修零件生产线则退回至日本福岛工厂。

2022年,日本佳能(Canon)关闭珠海工厂,退出中国,生产线迁回本土。

2023年,索尼(Sony)已完成中国的相机生产线转移,将其主要工厂迁至泰国。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埃兹拉蒂(Milton Ezrati)4月3日在《福布斯》撰文指出,中共领导层近年来急于扩张实力,其日益强硬的政策、惯常采用的欺凌或报复性行动,已让中国经济越发丧失其吸引力。

(记者罗婷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祝馨睿)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