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天下】日本味精绝活 称霸全球晶片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5月12日讯】在晶片断供8个月后,现在的华为,日子是越发不好过了,这两天,陆媒报导说,华为体验店里的手机是“卖一台少一台”,非常缺芯成了销售员的一个口头禅。然而就在华为因为缺“芯”伤心的时候,IT巨头IBM却在6日发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已经开发出全球首创的2纳米晶片技术,这消息,要让去年刚刚实现14纳米量产的中国晶片情何以堪?

就在晶片界的诸位巨头在技术上你追我赶的时候,曾经的晶片界老大——日本,却好像是置身事外,表现得非常低调,不过,日本的晶片业虽然没落了,但是有一家生产味精的日本食品厂,却仍然靠着“一招鲜”的技术卡住了全球晶片制造的命门。

今天的话题,就是晶片。我们看现在晶片界的主角儿,差不多集中在了美国、台湾、韩国、荷兰等这些国家,但其实,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全球晶片业的老大是日本,日本晶片曾经占领了全球80%的市场。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发展迅猛的日本晶片业还差点让英特尔无法生存,但是到了九十年代,日本晶片业开始走下坡,像东芝、富士通这些大牌晶片商也退出了晶片市场。

那么,日本半导体产业为什么衰落了呢?一位日本半导体行业的研发工程师,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失去的制造业》,这本书,把日本晶片的衰败原因归结为五个字——“追求高品质”,作者认为本来市场需要2至3年就更新换代的晶片,但日本把它做成了25年。我们知道,一个产品要做到80分容易,但是要从80分提升到90分,却非常的难,所以,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日本的晶片业就是因为追求技术致胜,自己把自己打败了。

日本一家味精厂 卡住全球晶片界的脖子?

但是,也是因为这种对技术致胜的追求,有一家生产味精的企业,掌握了一个“一招鲜”的技术,而这项技术让这家食品企业跑到晶片界称霸几十年,用一些媒体的话来说,就是卡住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脖子。这家日本味精厂,就是日本味精的鼻祖——味之素

味之素公司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最早只是一间生产味精的企业,但后来发展成了一家食品与生物技术公司,像是生产调味料、食用油、药品等等,一些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市占率还位居第一。在去年底,全球开启晶片危机时,味之素也走入了媒体的视线,因为造成晶片短缺危机的因素之一,就是因为基板缺货,而这家味之素公司,它的业务之一就是生产基板核心材料ABF,而且,味之素还垄断了九成的市场份额,多年来一直是一家独大。

这种核心材料ABF,就是味之素制作味精时的副产品,可以用来做出拥有极高绝缘性的树脂类合成材料,ABF堆积膜

在味之素的ABF之前,业界封装晶片常常使用涂沫液体绝缘物质的方式,要等液体干透之后再进行下一步,不但费时费力,出错率也会高,而味之素的ABF堆积膜,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加工之后,变成了薄膜状的耐热绝缘物质,不但形态自如,最关键的是容易安装,节省时间。

而且,ABF还大大节省了晶片成本,大家知道晶片制造的投资非常巨大,像是光刻机、人力成本、技术研发、材料采购等等,可能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元。而如果没有味之素的ABF,可能成本还要更高。

现在,味之素的ABF几乎已经应用到了半导体产业的方方面面,像是三星也好、苹果也好还有所有的电脑,以及汽车AI、5G晶片等等,没有ABF,这些几乎都没办法制造,因为晶片再高端,没有ABF也没办法封装完成。

前不久,大陆多家媒体也都扎堆介绍了这家日本味精厂,当然立即就有唱反调的,说这是“精日”论调,是长他人威风,理由是ABF根本算不上什么壁垒技术,中国企业也能做,只是不愿意去做,因为利润太小。那我们这里也顺便扯远一点,说到这个“精日”,中共党魁毛泽东才应该是妥妥的一枚精日份子,因为毛泽东在多个场合都表示过感谢日本,认为没有日本侵华,中共就夺取不了政权。

再说回ABF,实际上,虽然ABF的技术生产不是完全的高不可攀,但是在成本和技术两点上,味之素把它们做到了极致。首先是成本控制,味之素能够把ABF的利润压得足够低,做到量大利薄,因此其它企业也就很难插足竞争并实现盈利;再一点是技术足够高,越是制程先进的晶片,电路线宽越小,相应的绝缘材料占有的间隙也变得越小,要达到这一点,也需要精益求精。

味之素在1996年开始研制ABF材料,二十多年的技术沉淀,已经让味之素的ABF变的无法替代。

似乎日本企业总是有耐心把一种技艺做到极致,相比之下,中国企业虽然也没少喊自主创新,但是总让人感觉差了那么一点“精、气、神”。去年11月,华为老板任正非在员工会议上也提到,在材料产业、制造业要向日本学习,并说中国的产业氛围比较浮躁,虽然任正非爱说大话,但在这一点上,任正非确实说了大实话。

美国四轮制裁后 华为3,000元以下机型绝迹

接下来,就来看看任正非的华为手机怎么样了。

这几天有大陆媒体对华为体验店做了探访,报导出的文章说,现在几乎每款华为的手机都缺货,配置、颜色都是不全的,各家门店中3,000元人民币以下的手机已经很难找到,原因当然是晶片,店里的销售员也非常直接地说,没有晶片就造不出手机。

一位北京华为店里的销售人员说,全北京的门店或者说全中国的门店,缺货的情况都大同小异,现货的机型基本上都是只有2、3款,最惨的只有1款,而且现货的数量还几乎都是个位数。这种无货可卖的情况,连带的让员工的工资也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据门店销售自己的说法,目前基本都是只拿保底工资。

其实,从去年11月份,华为店里手机型号断货的情况就已经开始了,也有知情人士透露说,华为现有的晶片储备量,也许能让华为的高端手机至少坚持到今年年底。现在眼看着晶片库存的倒计时,对华为来说,每天少卖点,也比很快就没得卖好,所以,降低出货量,也许是华为保证手机系列还能够待在市场的一个方法。

对于目前的情况,华为消费者业务部的CEO余承东,在朋友圈发的几句话可谓是实话实说,他说,在美国的四轮制裁后,现在的华为手机高端市场给了苹果,而中低端给了三星、OPPO、VIVO、小米这些品牌。看来,面对现实,华为去年曾经有过一阵子的要自力更生的雄心壮志也已经磨没了。

虽然余承东说的挺悲情,但是有相当多的网民们却似乎不买账,在讨论华为体验店缺货的评论区,有人说,把三星弄走以后,卖的比谁都贵,也没见给自己人有什么优惠,同情什么?

记得几年前,背景深厚的华为,一路迅速崛起的速度就像坐上了云霄车。从2017年的时候,华为智能手机的销量,在中国市场就已经排名第一,最牛的时候是每卖出3台智能手机中,就有一台是华为的;到了去年第二季度时,华为已经超过三星,首次成为了全球出货量的季度冠军。

然而,没有了晶片的华为,手机业务的下滑速度也和它的崛起速度一样惊人,在刚过去的第一季度,我们看到,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前五名中,已经看不到华为的身影了。

现在是,华为自己设计的麒麟晶片没人代工,要找联发科和高通购买的路也给堵死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华为晶片危机如果一直解决不了,那么华为整体的晶片储备,可能只能熬到明年的上半年……明年的手机市场上,很可能要见不到华为了?

从14纳米到2纳米 中国要跑多少年?

那么,华为要用什么办法来解决晶片危机呢?这个问题,可能会让很多人摇头,真是难,因为中国晶片的水平目前还是属于第二梯队,落后三代,中芯国际在去年才刚刚实现了14纳米量产,要发展到像是7纳米和5纳米,可能还需要5到10年的时间。而华为去年发布的旗舰机型,是采用了5纳米晶片,在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中,华为等得起吗?

早在1996年,包括欧美和亚洲在内的四十多个国家就已经签订了一个《瓦森纳协定》,禁止向共产国家出口高尖端关键技术,其中就包括制造晶片的高端光刻机,当然中共就在被禁国家之列。

3月时,大陆媒体热情报导了一则消息,中芯国际花了77亿从阿斯麦上海公司那儿买到光刻机了,听上去确实是个好消息,但是随后有报导泼了盆冷水说,先别激动!为什么呢?

很多人知道,阿斯麦是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这家公司在45纳米以下的高端光刻机市场中占到85%的份额,而在EUV极紫外光刻机领域更是占据了绝对垄断地位,而这个极紫外光刻机主要是用在7纳米及以下制程的晶片,但是,中芯国际没有购买这种光刻机的资格,就算中芯国际再肯花钱也买不到。不过,中芯国际现在才做到14纳米,所以,就算是中芯国际买到了,也突破不了技术上的硬伤。

但是除了这种核心光刻机之外,中芯国际是可以买到其它型号的光刻机的,比如DUV深紫外光光刻机,只是这种光刻机,制程范围只能到25纳米,有专业人士说,其实这种光刻机也是可以做7纳米制程的,但是成本花费会非常巨大。

记得华为老板任正非在采访时曾经说过,中国的晶片设计能力和制造工艺都很强,中国造不出高端晶片,只是因为光刻机被卡了脖子……但有了光刻机就行了吗?

在晶片设计中还得有一个必备工具——EDA软件,但是这个软件被美国企业垄断,之前,给华为提供EDA设计软件的三家美企,都已经终止了和华为的合作,就算华为还可以用之前的版本设计晶片,但相比最新版本设计出的晶片,在性能上也会失去竞争力。

所以,这么看来,有没有光刻机,还不是拯救华为的关键,华为如果想在明年的手机市场上继续存在,要跨越的障碍实在不小。

然而,科技领域的创新总是日新月异,不管曾经是怎样的业界巨头,比如诺基亚也好,摩托罗拉也好,一个闪神,就不得不退出江湖。

我们看到,就在华为伤“芯”的时候,晶片技术又迎来了一场技术飞跃。5月6日,IT巨头IBM在官网发布了一个消息,宣布已经开发出全球首创的2纳米晶片技术。大家知道,现在只有台积电、三星实现了3纳米制程晶片的研发,而且没有实现量产。当然,这并不是说,IBM现在也具备了量产2纳米晶片的能力,据业内人士的分析,可能要到2025年,2纳米晶片才能具备量产条件。

那这个2纳米晶片技术有什么优势呢?IBM举了一些具体例子,比如可以提升自动驾驶性能,手机电池的寿命可以延长3倍、用户充电一次可能用四天左右等等。

刚才我们提到,去年的时候,中芯国际刚刚实行14纳米量产,那么,在重重围堵之下,从14纳米到2纳米,中共要跑上多少年呢?

策划:宇文铭
主播:蔚然
撰文:蔚然、财商经济研究所
剪辑:大中
监制:文静

财商天下https://www.youmaker.com/channel/3f698fe3-4dd8-409a-83b7-5c85d28ec68f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