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思忠孝 悲喜过清明

【新唐人2019年04月04日讯】清明节,是中华24节气之一,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2019年清明节气交于4月5日9时51分(北京时间)。

古籍《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和其他的节气有所不同,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当它作为一个节气的时候,人们会踏青春游,享受春和景明的繁华,感受勃勃的生机。因为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有利于植物生长,所以民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而当其作为一个节日的时候,反倒没有了节日的欢乐,平添了肃穆之气;这时的清明节代表着死亡、坟墓与悲哀。

起源

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臣子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介子推拒绝封赏,携其母隐居绵山,不肯出山为仕。

晋文公就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

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晋文公感念忠臣淡泊名利、忠孝两全,将介子推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后,晋文公又定下了为介子推祭祀、扫墓的“清明节”。

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时间相距很近,人们往往将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节;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其中追悯先贤的意思仍然留存。

清明三候

中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三花齐开,春意闹人。

“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这些诗句,正描述了这一时节人间亦喜亦悲、悲喜交加的情景。

清明时节,后代给先人扫墓,生生不息。(Pixabay)

清明扫墓

清明节是炎黄子孙的重要节日。清明节纪念祖先,主要的活动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扫墓的形式已简化。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无墓可扫。

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清明插柳

柳,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在清明节中也是其中一个传统必备物品。柳枝在华人传统上是用以驱邪的。各个家庭会用柳枝装饰门前,而一些人也会一整天戴着柳枝。在驱邪的同时,也意味着农夫可以开始春耕。

至于把细柳结成项圈,戴在头上,是起源于唐朝。唐朝的段成式在《酉阳杂姐》中记载,唐中宗曾经在三月三赐侍臣细柳圈。《唐书.李适传》中记载,细柳圈可以辟病。民间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清明时节放风筝,可抒发郁结之情。(许享富/大纪元)
清明时节放风筝,可抒发郁结之情。(许享富/大纪元)

清明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一项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谓之“神灯”。

也有的人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拉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初褚人获《坚靛集》中写道:“吴中小儿好弄之,当其搏风而上,盖亦得时则驾者与。”

清明省亲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此时天气和暖,行动方便,凡是离家远游的,自然应该返回故里,慰藉长辈的思念之情,尽人子之道。

君臣唱和传佳话

关于清明节,在历史上还有一段温馨的明君贤臣互动的故事,也为清明节增添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据说,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寒食节前,唐玄宗皇帝在大明宫早朝。宰相张九龄上奏:“寒食节自晋文公以降,历久不衰。今圣朝敦化,宜给百官假休,以显盛世皇恩,望陛下三思。”

唐玄宗遂降旨: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寒食节当日,玄宗设宴款待百官。此时,灞河边柳树已长出新芽,张九龄献上柳芽冷食。玄宗觉得味美。口占一首:“长安芳树映天津,灞桥翠柳窣地新。今岁盛宴过寒食,明年兴酒作清明。”张九龄和诗:“赐宴初逢寒食节,筵开盛世禁苑新。桑榆垂暮已晚景,赤心何路报尧仁。”

饮食有度可健身

清明时节也是一年中养生的重要时期,春季万物生长,天人相应,人体也应如此。

清明之际体内肝气最旺盛,此时饮食宜温,宜进食时令蔬菜,适当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例如荠菜、菠菜、山药等,可温胃祛湿。

另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祭祀追悼先人时,人们容易触景伤情,但悲伤之情不宜持续过久,以免伤身。

(记者李蒨蒨报导/责任编辑:戴明)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