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思忠孝 悲喜過清明

【新唐人2019年04月04日訊】清明節,是中華24節氣之一,處在仲春與暮春之交。2019年清明節氣交於4月5日9時51分(北京時間)。

古籍《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和其他的節氣有所不同,清明不僅是一個節氣,也是一個節日;當它作為一個節氣的時候,人們會踏青春遊,享受春和景明的繁華,感受勃勃的生機。因為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有利於植物生長,所以民諺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而當其作為一個節日的時候,反倒沒有了節日的歡樂,平添了肅穆之氣;這時的清明節代表著死亡、墳墓與悲哀。

起源

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臣子介子推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

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介子推拒絕封賞,攜其母隱居綿山,不肯出山為仕。

晉文公就放火燒山,想逼介子推出來。

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晉文公感念忠臣淡泊名利、忠孝兩全,將介子推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後,晉文公又定下了為介子推祭祀、掃墓的「清明節」。

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的時間相距很近,人們往往將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節;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其中追憫先賢的意思仍然留存。

清明三候

中國古代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

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

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三花齊開,春意鬧人。

「桃花粉紅杏花白,雨打花枝樹樹開;行人面上悄悄下,幾家墳頭哭聲哀」,這些詩句,正描述了這一時節人間亦喜亦悲、悲喜交加的情景。

清明時節,後代給先人掃墓,生生不息。(Pixabay)

清明掃墓

清明節是炎黃子孫的重要節日。清明節紀念祖先,主要的活動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

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掃墓的形式已簡化。由於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無墓可掃。

在清明節這一天,可到先人墳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廟的靈位前靜默鞠躬。

清明插柳

柳,原為懷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在清明節中也是其中一個傳統必備物品。柳枝在華人傳統上是用以驅邪的。各個家庭會用柳枝裝飾門前,而一些人也會一整天戴著柳枝。在驅邪的同時,也意味著農夫可以開始春耕。

至於把細柳結成項圈,戴在頭上,是起源於唐朝。唐朝的段成式在《酉陽雜姐》中記載,唐中宗曾經在三月三賜侍臣細柳圈。《唐書.李適傳》中記載,細柳圈可以辟病。民間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清明時節放風箏,可抒發鬱結之情。(許享富/大紀元)
清明時節放風箏,可抒發鬱結之情。(許享富/大紀元)

清明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一項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風箏,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星星。謂之「神燈」。

也有的人把風箏放上天後,便剪斷拉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初褚人獲《堅靛集》中寫道:「吳中小兒好弄之,當其搏風而上,蓋亦得時則駕者與。」

清明省親

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此時天氣和暖,行動方便,凡是離家遠遊的,自然應該返回故里,慰藉長輩的思念之情,盡人子之道。

君臣唱和傳佳話

關於清明節,在歷史上還有一段溫馨的明君賢臣互動的故事,也為清明節增添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據說,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寒食節前,唐玄宗皇帝在大明宮早朝。宰相張九齡上奏:「寒食節自晉文公以降,歷久不衰。今聖朝敦化,宜給百官假休,以顯盛世皇恩,望陛下三思。」

唐玄宗遂降旨:寒食清明,四日為假。

寒食節當日,玄宗設宴款待百官。此時,灞河邊柳樹已長出新芽,張九齡獻上柳芽冷食。玄宗覺得味美。口佔一首:「長安芳樹映天津,灞橋翠柳窣地新。今歲盛宴過寒食,明年興酒作清明。」張九齡和詩:「賜宴初逢寒食節,筵開盛世禁苑新。桑榆垂暮已晚景,赤心何路報堯仁。」

飲食有度可健身

清明時節也是一年中養生的重要時期,春季萬物生長,天人相應,人體也應如此。

清明之際體內肝氣最旺盛,此時飲食宜溫,宜進食時令蔬菜,適當多吃些護肝養肺的食品,例如薺菜、菠菜、山藥等,可溫胃祛濕。

另外,「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祭祀追悼先人時,人們容易觸景傷情,但悲傷之情不宜持續過久,以免傷身。

(記者李蒨蒨報導/責任編輯:戴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