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的5個高效率秘笈

如果您閱讀過《 大清皇帝一日起居的三點啟示 》一文,可能有一點會讓您覺得意外,就是除非需要,康熙皇帝處理政務都在清晨和上午,和現代上班族相比,工作時間實在很少,而作為一國之君,聖祖竟能如此高效,憑藉文治武功開創彪炳史冊的康乾盛世。

康熙帝一天之中,開會(“御門聽政”)不超過一個半小時,其他政務都在午時之前完成,其餘時間會在書房讀書、觀賞樂舞,也會晨昏定省、敬神拜佛。

即便如此,他仍然成功地擴展和保衛了中國的疆土,促進了與西方的貿易,編纂了九百卷的《全唐詩》、一部收字四萬九千多的《康熙字典》,還有卷帙浩繁的《大清會典》、《佩文韻府》、《歷代題畫詩類》、《古今圖書集成》等。

誠然,天子身邊有很多侍臣輔佐,但從史料來看,康熙皇帝本人顯然知道如何充分利用時間。下面的小提示,也可幫您擴展自己的帝國——不需要精疲力盡。

一、把握效率最高時間

凝神讀書、禮敬神天可說是康熙大帝的“早晚定課”——具體說,是在清晨醒來後兩小時和入寢前四小時。這些活動幫助皇帝保持思維清明、專注於最重大事務,也使他得以熱身和休息。上班族都知道,一醒來就匆忙趕路,不是好的“一日之計”。

研究效率的專家們如今警告,醒來後別去查看電郵,因為這等於讓別人無數的需求左右你﹔同時,也會浪費思路最清楚的時間去趕進度、失去了積極主動。

效率專家建議的也正是聖祖康熙曾踐行的:一天開始時計劃自己要做的事。他最重要的工作是閱覽通報全國消息的奏折,確定要會見哪些大臣——這是進行創造性思維和決策的黃金時段。

下午3點是今天的上班族不喝咖啡就昏昏慾睡的時段,康熙帝那段時間不會處理甚麼具體事務。到了下午,他會放鬆地賦詩、看戲——與其埋首奏折或電郵,下午不妨從事些其他活動進行調劑。

中醫認為,人的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對應十二時辰,不同時辰裡不同器官會變得最活躍。而當代研究者也認識到了晝夜節律對效率的影響。

二、少做事 多休閑

當人們更多關注家庭、社區、個人發展而不是工作時,他們在工作中的表現會與生活的整體滿意度同步提升。
——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斯圖爾特.弗裡德曼(Stewart D. Friedman)

要工作得更好,我們應該多玩,這聽起來違背直覺,但這卻是真的。

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斯圖爾特.弗裡德曼(Stewart D. Friedman)經實驗發現,當人們更多關注家庭、社區、個人發展而不是工作時,他們在工作中的表現會與生活的整體滿意度同步提升。

康熙皇帝不吝在優先事項上投入時間。作為一位在精神深度、文化修養上都令人嘆止的帝王,他大部分時間手不釋卷,這使出身滿清皇族的他能和漢族文化對接,治國游刃有餘。

關鍵在於,我們選擇的休閑活動應反映出我們看重的東西。花時間從事與價值觀無關的休閑活動(如追看新劇)沒有太多好處。換句話說,專注於志趣,可以極大地推動日常工作,還能幫我們過濾掉不重要的任務,帶我們取得進步。

三、有選擇地做事

您的老闆、同事、客戶、父母、鄰居、孩子,甚至您家的寵物,都隨時準備為您預備好了一份事務清單,足夠您從早忙到晚——而您還不是皇帝。想想看,如果康熙皇帝也像我們多數人那樣,事無鉅細地滿足所有人的願望,大清王朝或許早就陷入了亂局。

這就是為何他不會讓工作滿檔:每天他只花不超過一個半小時聽政,也不會讓批閱奏折佔用晚膳(午餐)時間。

你也可以這樣做。這樣一來,你和他人只能選擇最有意義的任務。

四、手不釋卷

“最好的領導者是不懈的學習者。”
——《快公司》(Fast Company)聯合創始人威廉‧C‧泰勒(William C. Taylor)

美國商業雜誌《快公司》(Fast Company)的聯合創始人威廉‧C‧泰勒(William C. Taylor)寫道:“最好的領導者是不懈的學習者。”《像領導者那行動和思考》(Act Like a Leader, Think Like a Leader)的作者荷米妮亞.伊巴拉(Herminia Ibarra)也一定同意這種觀點。

兩位作者都認為,領導者的基本任務是不斷接觸新的人群、活動和環境,打破自己的殭化觀念。而我們自己是否想用舊工具、舊思維來解決新問題,才時常想要撞牆?

康熙皇帝一生自學不輟,閱讀經史子集,廣泛涉獵文學、藝術、農業、戰略和治國等方面的書卷。他也經常召見“各方神聖”,包括遠道而來的基督教傳教士。

五、好好休息

最後,康熙皇帝睡眠八小時,算上午餐,午休時間長達三小時。 睡眠和放鬆對保持記憶力、判斷力、專注力、良好情緒,以及調節荷爾蒙等生理機能至關重要。 美國疾控中心(CDC)將睡眠不足稱作“公共健康流行病”。對現代人來說,睡眠一定要保證,無論我們是否有自己的帝國需要治理。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曉玉)

相關鏈接: 大清皇帝一日起居的三點啟示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