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卖酒坑錢 作牛示罚

【新唐人2016年11月10日訊】商家缺斤短兩是常有的事,不管是騙人的還是被騙的都不會太當回事,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樣做將會遭到的報應。特別是在無神論的教育下,很多人就是知道有這樣的事,也不會相信。而在古代這樣教訓就比比皆是。《冥报拾遗》有這麼個故事。

唐代,雍州万年县,有個姓元的人,他的老婆谢氏在永徽末年死了,他們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回龙村的来阿照。

龙朔元年八月,谢氏托梦给她的女儿说:「我活著的时候做小斗卖酒,多得的钱太多,所以这一生就在北山下人家做牛,最近又卖到法界寺旁夏侯师家耕田,非常辛苦,希望你能把我赎回。」

女儿醒来后,哭着告诉了她的丈夫。第二年正月,正碰上法界寺有尼姑来了,夫妻俩就向她詢問详情,然後准备了钱,到夏侯师家里赎回那头牛。牛一见女儿,眼淚就流下來了。

从此她的女儿就尽心饲养這頭牛。京城里的王妃,听说了这回事,就喊他们去,并赠送给他们一些钱物。

《安士全書》對此事評論說,小斗賣给人,缺斤短兩,是生意场上普通的事,而這樣做的人死后受到的懲罰都到了这个地步,人們是不是应该吸取教训呢?但是今天那些牟取暴利的奸商,以及强卖商品的人,他们还不知自己的处境是多么危险啊!

責任編輯:又容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