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李业村舍遇高人

【新唐人2016年04月21日訊】歷史上有很多預言家,有的能預言重大的歷史事件,有的能預言一個人的未來命運。這些特異功能在今天也是被很多人承認的,視為人體科學。然而在中共無神論的教育下,很多國人被所謂的唯物主義蒙住了雙眼,局限在狹小的空間而不能認識真實的世界。在這方面古人就沒有這些觀念的限制,從《太平廣記》中講述的故事可見一斑。

大約在唐朝大和年間,唐朝宗室的後裔中有一個叫李業的人,参加进士大考落榜,回家時路過陕、虢一带的山路,赶上暴雨,便到附近的村舍躲避。这里人煙稀少,終於見到一戶人家,家中有个小孩看家,李业便拴好驴在房檐下躲雨。

不一會兒,又有一位出身左軍(唐朝軍制)、牽著馬的李秀才和一位叫楊鎮的行官(負責外出各處洽公的官員)也來避雨。小孩見人多了,只好讓三人进屋,到雨停时,天已经黑了。

小孩對三人说:「我爷爷就要回來了,他不喜欢外人,你们还是走吧!」李业说:「天色已晚,我們實在不能走了。」

一会儿孩子的爷爷回来了,见到客人很高兴,象對待貴賓一樣盛情款待,並留他們住下。第二天早上,又诚恳地挽留他们,还要准备饭菜。

李业感谢说:「以為您不喜欢客人,担心留宿會添麻煩,很怕您怪罪,不料您竟以这么重的礼节接待我们,怎么担得起?」

孩子的爷爷说:「我家穷,没有条件接纳客人。是不好意思接待客人,并非不喜欢客人。但是你们三位都是节度使,我哪敢不恭恭敬敬地侍奉呢?」

李业说:「您说错了,我们三人中,只有楊鎮是行官,我們兩位都是沒有功名的秀才。」

孩子的爷爷说:「這位行官楊鎮,將會在擔任兵馬使之前便會擔任管領節鎮的節度使。那位李生,則是先擔任兵馬使,之後才擔任節度使。而秀才您,日後將會成為五處地方的節度使,所以您不可妄自菲薄,輕看了自己啊。」

李業本來就因為自己幾次落榜,不想再去參加考試了,聽了老爺爺的話,就決定投筆從戎,去應徵地方節度使的幕僚。

第二年,恰逢掌權的左神策軍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的宦官仇士良(字匡美)藉著發動「甘露事變」更上層樓,又兼任了多項行政與軍事的要職,需要大量的幕僚,李業就被錄用,後來因累功逐漸晉升為軍使(即兵馬使),又接任涇州節度使。同時,那位楊鎮與李生也都分別擔任軍使,負責邠州的軍事節度。

而李業先後接任數個節度使,並掌管五個重鎮的軍務,過程及先後順序都與當年那位老爺爺所說的完全相同。

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故事,但它突破了今天許多人認知的局限,似乎在幫助人們把一扇被無神論關閉的窗戶重新打開。它讓您可以透過著扇窗戶發現更廣闊的世界。

責任編輯:又容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