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年糕

【新唐人2016年1月20日訊】又要過年了!傳統的中國新年,要是沒有年糕,就好像缺了點什麼。人們用年糕來表達過年的喜慶和對來年的美好願望。而年糕也確實有著古老的淵源。

早在遼代,現在北京這個地方,正月初一,就有家家吃年糕的習俗。到明朝、清朝的時候,年糕已發展成市面上一種大眾小吃,並有南北風味之別。年糕美味·香甜·醇厚,演繹了濃重的歷史文化。

年糕的傳說

關於年糕的來歷,有一個古老的傳說。遠古時,有一個叫「年」的獸,生活在深山裡,以其它獸類為食。嚴冬,野獸都躲了起來,飢餓的「年」就下山吃人,搞得百姓苦不堪言。後來有個高氏族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年」下山之前坐好食物,一塊塊地放在各家門外,「年」來了就吃各家門前的食物,吃飽就回到山上去了。「年」走了,百姓相互祝賀又躲過了「年」關。年復一年,做年糕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蘇州還有另一個傳說。春秋戰國時期,伍子胥幫助闔閭奪了吳國的王位,躊躇滿志的闔閭,令伍子胥築闔閭城(即當今的蘇州),以顯示他的功德。此時吳王終日沈湎酒色,伍子胥預感必有後患。伍子胥在建蘇州城牆時,以糯米製磚,埋於地下。不久後,吳王闔閭駕崩,其子夫差繼位,伍子胥力諫夫差拒絕越國越王勾踐的求和,夫差聽信讒言,對伍子胥賜死。自刎前,伍子胥告訴親人:「我死後,如遇饑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覓食。」伍子胥死後,越王勾踐便舉兵伐吳,蘇州城被團團圍住,吳軍炊斷糧絕,百姓更是淒慘。人们想起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在城下掘地三尺,果得糯米砖充饑,使人們度過了饑荒。此後,每到寒冬臘月,蘇州人就準備年糕,一來表示對伍子胥的懷念,二來可供在辭舊迎新的節日與親友分享。

年糕的製作

用糯米制糕的方法可以追溯到北魏,在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有記載。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麵糰,將棗、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頗具中原特點。

現在北京的年糕成為北方的代表,用黃米或江米麵加各種輔料蒸制而成。色澤黃如玉,口感膩如脂,摻油粉,蘸蜂蜜頗香渚,可以饋贈鄰里親族。

南方的年糕則有所不同。在廣東,年糕一般以糯米粉、粘粉、生油、瓜子仁、竹葉等為原料製成。其色澤金紅、軟滑甜香,味美可口。

(新唐人記者又容綜合報導)

◇【新唐人】編輯整理作品,歡迎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及地址,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