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湛江民間藝術「舞人龍」「飄色」

【新唐人2013年10月13日訊】「舞人龍」和「飄色」屬於廣東湛江地區內民間藝術中的「中國一絶」。湛江位於祖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特殊的地理與氣候環境,造就了古檏淳厚的民俗民情。這兩種民間藝術洋溢著古老文化中的人性美。

舞人龍

「舞人龍」最早流傳於東海島的東山鎮。東海島位於雷州半島的東北側、湛江市區南面的雷州灣。這裏內連半島,外環浩瀚的南海,環境得天獨厚。島人在與大自然的鬥爭中,形成了粗獷樂觀的性格和勇敢拼搏的精神。他們創作的「舞人龍」所以稱爲一絶,乃是一種完全用人體組合成龍形的大型民間廣場式表演,有別於國內所有的以龍爲題材的表演。

「舞人龍」的表演者全部是男性青壯年和兒童,青壯年站著,稱爲「龍樁」,兒童騎在上,稱爲「龍脊」,「龍脊」騎在「龍樁」的雙肩上,上身後仰,頭枕在後一「龍樁」的左肩上,以此搆成一段段相連的「龍節」,從而組合成了一條人體搆成的龍體。龍體的長短視情況而定,可長可短,一般是幾十人,長則達幾百人。往往是排演一次傾村而出,也有幾個村莊聯合演出的大型「舞人龍」,連續三個晚上,人數愈多氣勢愈盛,觀賞效果愈好。這是其它同類的舞龍所無法比擬的。如果在沙灘的海潮漲退中起舞,其場面更是盪氣逥腸、令人目不暇接。

「舞人龍」相傳出現在明末清初之際。當時,明朝抗清隊伍被入主中原的滿清軍隊打敗,一路敗退到雷州半島,他們準備在附近的東海島稍作休整後再撤往海南島,以便重整旗鼓,光復大明河山。當時正值中秋佳節,在萬家慶團圓之際,他們更加思念故土。東海島的父老爲激勵抗清將士的士氣和鬥志,開展勞軍活動,於是,在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激情中,就誕生了這種氣勢磅礴、催人奮進的「舞人龍」。

中華兒女是「龍」的傳人,「龍」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血肉之軀塑造的「龍」,威武雄壯,體現不可戰勝的群體力量,以及衆志成城的精神,「舞人龍」之所以代代相傳,歷演不衰,弘揚的正是一種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

飄色

「飄色」是湛江吳川梅緑民間藝術中的一絶。吳川位於湛江市區東北面,其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藝術形式多姿多彩,「飄色」與「花橋」、「泥塑」被譽爲「吳川三絶」。尤其是「飄色」,更是令人眼界大開和嘆爲觀止。

「飄色」,是色臺上裝扮固定姿態人物、流動游展的,集戲劇、雜技、美術爲一體的綜合造型藝術,驚險飄逸,巧奪天工。每臺飄色上都有「屏」和「飄」,臺上的人物或道具爲「屏」,屏上的各種姿態人物爲「飄」,故名爲「飄色」。因爲飄出的部分凌空架起,只有一絲以道具爲外觀的連接,使人感到奇妙和不可思議。飄色最初是一屏一飄或兩飄,即由一人或兩人扮演飄色表演,由人抬著遊行;後來發展到一屏多飄和多層飄色,裝到雙輪車上推著走動,難度更大,技術要求也更高。發展到現在,梅緑已經可以製作大型的十三飄多層高難度飄色,高達42 m。隨著科技進步,飄色上可以做到噴火、噴水、電動旋轉等,現在又有了水上飄色。

「飄色」的內容和節目名稱多取材於古代民間故事、神話故事、歷史名著、英雄傳説等,如「李靖收哪吒」、「徐九經賣酒」、「紅衣女俠」、「包青天」、「盜靈芝救夫」、「六國封相」、「李廣大將」、「趙雲大將」、「樊梨花征西」、「康熙王朝」、「三打白骨精」等。

「飄色」是吳川元宵節慶典的一項重要內容。元宵節據説源於我國西漢時代,後來節期不斷延長,從漢代的一天到唐代的三天、宋代的五天,一直是延長的趨勢,而到明代,節期又增加到十天,自初八至十七夜罷。「元宵節」的主要活動是夜晚放燈,故也叫「燈節」、「燈夕」,人們張燈結綵、觀燈游賞、放煙火、爆竹、猜燈迷、吃元宵等。「元宵節」的「特點是『鬧』」。除了上述的活動外,這麽長的節日裏最熱鬧的是「社火」,如舞獅子、舞龍、早船、踩高蹺、打腰鼓、扭秧歌、土戲臺……等等,多姿多彩。

在這中國的狂歡節中,各地的慶賀活動的「社火」不盡相同,「飄色」是湛江吳川元宵節中重要而最熱鬧的「社火」活動,其「娛神」色彩也非常濃厚,其中有潛在的因素。按中國廣大農村戲劇的演出習俗,這些「小戲」多是搭野臺子或野場子搬演(經濟條件好的才建造固定戲臺),這些臺子或場子搭建在神廟之前,演戲一個重要原因是答謝神靈的庇佑或表示對神的尊敬。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