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国进民退”三大内幕 :政策不变贸战难平

【新唐人2019年01月14日讯】“国进民退”被指是引发美中贸易摩擦的根源问题。美国专家日前引述中共官方数据,披露“国进民退”内幕,以及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可怕后果。指出如果中共“国进民退”的结构性政策不改变,美中贸易战火难以平熄。

国进民退”三大内幕

中国问题专家、美国彼得森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表示,有很强烈的迹象表明,在过去的6、7年里,中国的市场化改革逐渐被摒弃,甚至开起倒车。这个过程其实开始得更早,但近几年有所加速。

拉迪日前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列举中共官方公布的数据,指出“国进民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银行向私人领域的借贷规模大幅度减少,私营经济被挤出局。

最新数据表明,与2013年相比,银行向私人企业放贷的金额,在总体放贷金额中的占比降低了80%,而银行放贷的总额甚至还有所增加。

北京当局近年推行“去杠杆”政策,银行向私人企业的放贷基本已经崩溃。中国工商银行最近发布的报告,只有2%的贷款发放给小微私人企业。私企受到严重打击。

2018年9月,大陆媒体“搜狐财经”曾刊文称,受国家去杠杆和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大多民企陷入了危机,出现了难贷款、难融资、易负债的局面。

其次,私人企业投资大幅减少,同时国有企业投资却有所增加。

2011、2012年左右,私人领域投资比重的增速是国家投资占比的2.6倍。私人投资占比额度从36%一路飙升至51%。但2012年以后,这个倍数就降低至大约1.3的水准。

拉迪表示,借贷与投资两者是相辅相承的,“因为如果你没法贷款,也就无法有所投资。”

与此同时,北京实施的区别对待政策,使国企贷款很容易。一批民企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投靠”国企。《金融时报》报导,2018年9个月的时间,至少有10家民营企业被国企“国有化”。

2018年11月,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50多家上市公司,有一半被中共地方政府下属公司抢夺控股权,国企成为其最大股东。有分析称,地方政府在危急情况下以极低价格攫取私人企业,这是一种新形式的“国进民退”。

第三个方面是,国有企业产值超过私人企业,但资产回报率跌至谷底。

拉迪表示,从90年代中期一直到2016年,私人领域的工业产值增量是国有企业的2倍。但从2017年开始,国有企业开始迅猛发展,增长高于私企,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拉迪认为,从借贷、投资和工业产值增量三个领域可见,私有化经济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弱,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来说十分可怕。因为国有企业的资产回报率2007年以来已经降低大约2/3。

私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在北京当局不断强调要让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之后,私企被削弱。

中共国资委最初监管约200家国企,现在不到100家,但资产规模却从10万亿增加到50万亿,增加了4倍。但按照中共国资委每年公布的年鉴显示,国企的资产回报率已经指标从6.7%降至2.5%。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中国的经济增长还会减速。

然而,奇怪的是,当国有企业的收益大幅下降时,它们能享受的银行放贷却越来越多。更震撼的是,即使得到许多政府补贴,仍有约40%的国有企业是亏损的。

美国经济学家夏业良曾表示,国企实际就是中共统治集团的小金库、提款机,他们利用国企把钱洗白,然后冠冕堂皇以“海外投资”的名义向海外转移,落入一些中共权贵家族的腰包。

香港金融发展局成员、原招商银行和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晓表示,“国进民退”催生出中共利益集团,阻碍市场经济,跟世界自由市场之间的冲突,升高了美中贸易关系的紧张。

时事评论人士唐靖远认为,“国进民退”的实质就是中共权贵利益集团利用国企“圈钱”,而贸易战把矛头指向国企,也导致中共利益集团内部斗争加剧。1月13日在北京结束的中共第19届中纪委第3次全体会议,部署2019年任务时强调,要“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坚决防范利益集团拉拢腐蚀领导干部”,释放出中共利益集团内部严重分化的信号。

拉迪则认为,国企扭曲了中国国内市场,也对全球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他指出,这是一个需要通过结构改革来解决的问题。如果“国进民退”政策不改变,美中间的贸易摩擦不会平息。

(记者罗婷婷报导/责任编辑:文慧)

相关链接:国进民退党官获利 专家:结构不改贸易争端难平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