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标:当“自律”成为新闻行规时瓦解是常态

21世纪网出事,事情按照熟悉的路子往前走。新华社央视照例搞报导特权,早早进行了舆论审判;当时员工在纸面和屏幕上表达忏悔,像是群众版的贪官忏悔录。新闻界大多是沉默,冷冻这个话题,丢脸了,不知道如何批判了,完全没了分寸。

有21报系的人写了文章,在微信上传阅,说是出离愤怒,要以过去的21报系与今日的21世纪网一刀两断,不认这个后来的兔崽子。老实讲,我一点都不愤怒,也不失望。不只是因为早已不是那个院子里的人,还因为不觉得为一个不相干的报纸“愤怒失望”干嘛。

在我的看法里,从来不觉得21世纪报系是“南方系”的——这个报系的人自视甚高,不屑于和靠街头打斗的南都为伍,甚至也与南周相去甚远。这家报纸虽然在289号大院,但真的不像是一个价值观藤上结出的东西。起码我在说南方系的时候,不包括21报系。

这样说,不是要撇清什么干系。就好像说将21世纪网与21世纪报系区分开来,或者将它以财经媒体的身份与南方报系区隔开一样,这种细分对读者和观众没有意义,他们不会在乎这种划分,反而会认为区分是要逃避责任,这也是展开批评时很为难的地方。

21世纪网犯事的人,如果在央媒上的陈述为真,突破职业底线、抛弃新闻伦理是确凿无疑的。在进行更多的批评前,一定要亮明这个谴责的立场,不然就会被认作是要替害群之马辩护,就会有危险。这也是业内对这个事迟迟不敢亮明态度的一个原因,沉默螺旋。

很自然地,新快报案会被重新拉回视线里,将它与21世纪网的丑闻相比较。确实,警方这回办案要比湘蛮子开着举报方的汽车闯进广州拉人高明得多,要想挑办案程序的瑕疵很难。那么,这会不会重新证明此前那个“如果行业不自律,就有他律”的呼吁很高明呢?

也不见得。有人说,开公关公司利益输送就是错,错就是错,没什么可说的。这话固然不假,但是,只是把话说到这里就打住,等于什么也没说。往前多走一步,就是那个“自律”了,该不该自律?该。但“自律”为什么不成了呢?是因为包括财经媒体在内的整个行业没了“大屋顶”。

争取新闻自由,捍卫行业自尊,抵制权贵的收买和压制,就是这个“大屋顶”。但是,以南周事件为标志,这个大屋顶是被彻底打垮。没了这个盖头的东西,剩下的都是以“党管媒体”校准自个位置,只剩下一些技术性原则的纠缠,比如他律/自律问题。

灭了“大屋顶”,新闻界就是一盘散沙,占山为王,寻机投靠各种势力,盛行各种明暗规则,成为各种势力的“枪”。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什么都不奇怪,发生什么都不值得你愤怒。个人经验是,过了南周事件之后,没有愤怒了,也不失望,瓦解是常态。

新闻界的高层丧失了追求行业普世价值的勇气,萎靡不振,沉湎于狗苟蝇营当中。没有谁比谁更高明,“自律”成了孤岛,不能相互勾连,无法守望相助,自律丧失了前提,变得没有意义。如果不能去争新闻的自由,就不存在真的新闻人自律,有人把自律剥离实境,致幻而已。

这种态势下,百度竞价排名的黑幕,央视作为“毒瘤”,新华社及人民网舆情生意等,以及宣传网警系统的公关删稿体系,与21世纪网的丑闻都是一个性质的,但因为人家背后势力大,不会有一律的处分。这不是单靠一个“自律”就可以铲平的,“枪”和“枪”都不一样。

最后再重申一遍,这不是要为21世纪网辩护。但是,采取冷置的方法在公开场合不谈论,也不见得明智。真是低到尘土里,实在是因为这个行当被折磨得变形了。拯救很难,但要假想一个拯救的路线图,一定不是从行业自律开始,而必须正面迎向那些奴役新闻业的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数字时代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