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爱假哭婴儿 社交力较强

【新唐人2014年2月3日讯】婴儿真的有能力作假吗?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导,日本研究者Hiroko Nakayama对两个婴儿做了为期六个月的持续跟踪,研究表明婴儿的确会假哭。Hiroko Nakayama对此给出了有说服力的证据。

Nakayama在为期六个月的研究中,每一个月对这两个宝宝在他们的家中进行60分钟的摄像。然后,两个研究者会对影像进行编码,他们把影像分为一个个5秒的片段。对于在研究开始时7个月大的宝宝R有68次哭闹被记录下来,九个月的大宝宝M有34次哭闹的记录。

日本研究者分析的着重点在于出现在哭闹之前和之后的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宝宝流露出来的积极和消极情绪。每次宝宝M的哭闹之前,他会明显地流露出不开心和消极的情绪,通过做鬼脸,制造声音和撅嘴表现出来。

宝宝R在98%的时候,哭闹之前也表现得不开心,但是,在十一个月的时候,她哭完之后立即表露出积极的情绪(微笑或者大笑),然后,又突然开始大哭。他的妈妈把这个行为称之为假哭,行为分析似乎也证实了这个说法。“宝宝R好像是在故意用哭来吸引妈妈的注意力。”Nakayama说,“然后,在他妈妈朝他走过去后,他立即就笑了。”

可能大家对假哭这个词存在负面的印像,但是,Nakayama说,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这是在吸引照看者的注意力。这种交流不仅有益于发展宝宝的社交能力,对他们情感的培养也极其重要。会假哭的宝宝往往能够和他们的照看者在生活中成功地交流。假哭对于他们亲密关系的建立有着积极的作用。

这个研究的另外一个观点是,大部分时候,宝宝的苦恼伴随着持续的消极情绪。只有在照看这给予他们身体上的接触他们才会情绪转好,或者,对于宝宝R,身体的接触还不够,还需要眼神的交流。

“兄弟姐妹能够增进社交能力和他们性格的多样性。”Nakayama说,“这些环境因素能够促进婴儿交流能力的发展。”

由于采用的样本比较小,以上的观点还待完善。但是,对于宝宝R,常常哭闹和假哭的原因在于,他有两个兄弟姐妹,而宝宝M只有一个。宝宝R可能因此更需要去竞争以求得母亲的注意。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