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六四 24年的伤口

【新唐人2013年06月05日讯】六四事件的前因后果,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们一起来了解。

1989年4月15号,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突然心脏病发离世,掀起全国性的悼念活动,很快,转变成一场反腐败、争取政治民主化的学生运动。

这股民间的呼声,其实早在二、三年前,就不断在酝酿。1986年底到1987年初,中国各地出现大规模学运,当时中共高层元老认为,因为胡耀邦对知识份子的纵容,才导致了学运的失控。经过连续七天的党内批斗,胡耀邦于1987年1月16号,被迫辞去总书记职务。

于是,对胡耀邦的同情和尊崇,加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官员贪腐情况的不满,都在胡耀邦逝世当天瞬间爆发。

4月17号,各地学生相约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并在随后对中共中央发出7点要求,包括重新评价胡耀邦,肯定他民主、自由的观点﹔国家领导人应该公开收入,借此表明反腐的决心﹔解除报禁,停止新闻审查等等。

此时,中共党内的两股力量正在拉扯,中共时任总书记赵紫阳认为应该与学生对话,进而推动改革﹔国务院总理李鹏却坚持要“稳定压倒一切”。

最终,掌控军权于一身的邓小平拍板在北京实施戒严,以武力处理学生问题。失势的赵紫阳,于5月20号凌晨前往天安门广场,探望绝食的学生。

中共前总书记 赵紫阳:“对不起同学们,对不起同学们。”

6月初,中共领导层决定,必须尽快结束这场“政治风暴”。

央视:“戒严部队和公安干警,有权采取一切手段强行处置。”

6月4号凌晨,一场天安门屠城,正式展开。“同学们,戒严部队指挥部决定,现在清场。”

那一个漫长的清晨,枪声和炮声回荡在天安门广场,久久不断。

当时驻北京的BBC记者形容,解放军“不分青红皂白随意开枪。”

枪响一直持续到早晨5点40分,天安门的“清场”,终于结束。

六四天安门屠城震惊全世界,美国随即在6月5号宣布,暂停向中国出售武器,并暂停中美两国军事访问,同时特此通过中国学生保护法案。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也立即停止与中国的军事合作。

但是这段血染的历史,在中国却从此被扭曲。

戒严部队政委张弓:“没有压死压伤一个人。”

时至今日,六四事件发生24年,没有人确切知道当天解放军究竟杀了多少人,民间的数字由二千人到四千人都众说纷云。

“如果热泪可以洗净尘埃。
如果热血可以换来自由。
让明天能记得今天的怒吼。
让世界都看到历史的伤口!”

对于在这场屠城中活下来的人而言,这是一道没有复原的历史伤口。因为这段历史,在中国是一段空白,如今的80后、90后,在中共当局的隐瞒下,已经不清楚六四事件

天安门母亲丁子霖:“因为现在六四公道还没讨回,即使把他入土,我认为他也不得安息。”

24年的岁月,24年的悲恸,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政权,没有改变,一如24年前学生们在广场上写下的标语,已经让人民“声声怨”。

新唐人电视唐宇、朱洋宏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