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铭:扭曲的大陆酒文化

【新唐人2013年1月13日讯】酒,这滋润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饮品,伴随着一代一代的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壮士剑侠、以及三教九流、农夫匠人。成就了中国社会丰富而又独特的酒文化。


然而“狂药非佳品,戒尔无崇饮。能移慎后志,化作凶顽类”。这是古人对酗酒者的一种忠告。古人对酒的认识远远超出于今天党文化领导下的群体们对酒的依赖。古人用酒表达对自然界的尊崇和对上苍的敬畏或者是对祖宗的祭奠:如“花间一壶酒”;“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祖宗虽远,祭奠宜诚”等等。

一些有修养的先人们还是提倡“饮酒饮到微醉处”,“喝酒不醉最为高”等等。道家著名的书籍《抱朴子•酒戒》葛洪曾经这样写过:“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无分毫之细益,”有丘山之巨损。”。李时珍《本草纲目》:“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卸寒。痛饮则伤神耗血,捐胃亡精,”此皆至理名言。

可现如今大陆呢,已经没有人能听的如此奉劝了。饮酒者,从酒徒到酒鬼,从醉妇到醉汉比比皆是,只要能熏熏醉,昏昏然,喝大了上床、喝大了飙车、喝大了开房、无所谓别人怎么看待。

前些年,中共政府开始忽悠、放纵人们喝酒是在打到四人帮以后,文革的结束,四人帮的倒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似乎中共又要走向民主了,人们欢呼雀跃奔相走告,媒体鼓噪,百废待兴,美酒飘香歌声飞扬,朋友啊请你干一杯。流行歌曲都在敬酒,于是乎,京城家家扶的醉人归,莺歌燕舞的场合,喝花酒、跳艳舞,成为时髦。

大陆领导干部们从此一喝三十年不可收拾。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旅游从不节俭,成了全世界的一大亮点。据相关报导,全国公款招待费多年来持续居高不下,严重损害了中国政府形象,尽管表面上三令五申,但公款消费额过高状况令人触目惊心,难以遏制。老百姓说:毛泽东领导一群穷光蛋,邓小平领导一群大醉汉,江泽民领导一群贪污犯,足以概括此情此景。

低度酒的问世,人们的酒量仿佛大增,喝着顺口又能满足自己的心理欲望,一喝一斤,一喝一斤半的场合很多,那叫爽。还有的干部们喝恣了,喝出一些党文化来,第一杯分三次喝起,第二杯分两次喝起,第三杯分三次喝起,美其名曰“三二一一工程”,先喝白酒、再喝红酒、最后再喝啤酒那叫“三中全会”,把共产党的代表大会都加入在酒文化里了。甚至有的政府连口号都要求人们“激情干事”。

地方政府的干部们如果没有酒量就不能当干部,乡镇长一顿七八两,一天一二斤司空见惯。真是乡镇长七八两,解放军一公斤。国地税喝不醉。人们说,京官是生出来的,老子当官儿子当官。县官是买出来的,明码标价。乡官是喝出来的,吃喝嫖赌,无恶不作。概括的尤为准确。

今天的官员们对酒已经形成了过度依赖,上级视察摆酒,迎来送往喝酒,年月节令喝酒,招商引资摆酒,调动升迁庆酒,家人过生日、生孩子都要喝酒。尤其是娶媳妇,派人满大街的追着送请帖,只要是似曾相识就送请帖上门请喝酒。有人把它形容是“罚款单”。

自从知道酒鬼酒的塑化剂超标的时候,国人才知道酒质量的监督现在还是空白的时候,连那些天天喝高档酒的达官贵族们似乎也明白上当了。白酒可以加入塑化剂,那可是聚乙烯的提取物,勾兑的白酒大量代替了窖藏。红酒可以加色素,充斥中国市场的大拉菲红酒又有几瓶是真的,都在公海轮船上灌装勾兑的。啤酒的发酵工艺早已改变,哪里去找大米作原料的啤酒,都变成玉米发酵的了。

假货遍布的大陆市场,达芬奇实木家俱都是在大陆用三聚氰胺假冒的,物流转一圈到市场就成了意大利制造。有毒食品防不胜防,地沟油、假疫苗、毒胶囊、催生鸡层出不穷。那么牛奶呢?有人估算,让全国的奶牛像自来水龙头那样淌,也远远满足不了中国市场需求量。你今天喝了一包蛋白奶,可能一月前是废品收购站里的一双破皮鞋,经过分解做成蛋白奶。白酒更是如此,如今那些紧跟邪党酒文化忽悠,成天狂喝烂醉的人,当知道自己上当叫苦不迭的时候,已经毒入膏肓,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酒精和含着过量塑化剂的饮品对人体的侵害是公平的,正如杜牧诗云:“贵人头上不曾留”。不管你是伟大人物,人间精英,市井草民,都毫无选择的一律平等对待。可惜的是世上多少英才,由于紧跟邪党酒文化忽悠,酗酒贪杯而早早夭逝,给人世间留下了许多的遗憾。

这正似毛泽东曾经对彭德怀、刘少奇说过的“你们跟着我干革命,最后都得革到你们自己头上”。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听信了党文化的蛊惑,就没有好结果。跟着共产党走下去,怎么着都是死路一条。因为它本质就是一个以邪恶、杀戮、独裁、极权于一身的恶魔。他对中国人所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从思想上脱离中共的束缚,从实际上背弃党文化蛊惑,这是摆在许多中国人面前的重要而又紧迫的选择。尊重古人对酒的态度,归正当今世人对酒的依赖和无度。避免“君子以之败德,小人以之速罪。耽之惑之,鲜不及祸。世之士人,亦知其然,即莫能绝,有不肯节。纵心口之近欲,轻招灾之根源,似热渴之恣冷,虽适己而身危也。”——葛洪《抱朴子•酒戒》。提高自己人生的修为,提高自己思想的境界。才是真正的为人之道,才是君子之道。

写于2013年1月8日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