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共中央办公厅 温家宝如何成为主任?

【新唐人2012年11月26日讯】(新唐人综合报导)中共中央办公厅身处中南海,是处理中共核心机密的地方,而办公厅主任位高权重素有“大内总管”之称。但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如何运转却鲜为人知。《老人报》的一篇文章解开了其中的秘密。

十八大前,9月1日栗战书被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而如果从中共建政后杨尚昆担任中办主任开始算起,栗战书是中办第11位主任。前十位分别是:杨尚昆、汪东兴、姚依林、胡启立、乔石、王兆国、温家宝、令计划等。

中共中央办公厅,简称中办,以前曾被称作是“中央秘书厅”,是所谓中共中央直属工作部门之一。它的职能范围往往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政治局的情况而变化,虽然理论上它只是一个为中共主要领导人服务的秘书、后勤机构,但由于上传下达、贴近权力中枢,又负责中共领导人的医疗、保安、通信、档案、日程安排等等诸多高度核心机密的日常工作,其实际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它名义上的范围。

温家宝如何成为中办主任

那温家宝是怎么成为中办主任的呢?

报导称,温家宝在1985年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之前是担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胡耀邦选干部不任人唯亲,他很重才干。1985年前后,他特别委托中央组织部考察干部,主要是省部级干部,希望物色到中央办公厅主任的合适人选。当初的挑选标准有四个:副部级以上、年轻、学历较高和有才能。”《时代潮》杂志撰文介绍说。

经过几轮筛选,那次选拔只留下三个干部,其中之一就是温家宝,另一个是吴邦国,当时为中共上海市委常委。还有一位吉林省的高级干部。

1986年,中央任命王兆国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而温家宝接任王的职务,成为中共建政后第七位中办主任。

中办秘书 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报导还称,中办的秘书并不好当。《报告文学》一篇署名李欣的文章《跨代主任杨尚昆》说,杨尚昆的前一任李富春在交班时,说是找杨做了“替死鬼”。文章的作者说,办公厅这个工作既繁杂又重要,凡中央最高决策层的重大机密、重要事务它都与闻,置身其中。事情太多,“婆婆”林立,做事往往牵动身心,唯恐哪里会出错。

中央办公厅是中共中央领导人间沟通情况的方式。由于他们之间一般不直接传送,中办的秘书便扮演了重要角色。曾在中办机要室(中办秘书局前身)工作过的李庚奇曾回忆过上世纪50年代的中办文电运转:“当时,中南海西楼(中办机要室所在地)的灯火通宵达旦,工作人员穿梭不息,因为首长之间一般不直接传送,传阅组成为传送枢纽,从甲首长处取回,再送乙首长,时时掌握著文件流向。如果遇到紧急文电,更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

报导指出,武建生作为青海省委办公厅挂职人员,于2004年5月至12月到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综合调研处学习,参加了综合调研处有关信息刊物的编辑和紧急信息值班等工作。他说:“秘书局的值班任务很重,工作人员一个月难得与家人团聚几次。”特别是有“特殊的”信息服务工作时,一周每天都要睡在办公室;在日常工作中一周睡几天办公室也是家常便饭。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中共怎么加强中央办公厅保密措施

《办公室业务》杂志2010年第1期发表了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原副局级干部田真的回忆文章,其中提到,中共早在进京之初,就根据新的情况,区别过去所处农村环境的简单保密制度和办法,制定了新的保密制度。

大原则的关键词是“不”。凡与自己工作无关的秘密事项,不应过问。不应知道的秘密,就不要打听。不该告诉别人的秘密事项,就不能告诉。受规定约束的人员,包括经常接触机密的秘书、文书、打字、收发以及警卫人员、通讯人员等,及所有机要人员。

而中央秘书处保密制度的部分规定包括:字纸篓内的字纸,应每日清烧一次,烧时要进行检查。特别机密和重要的废纸,必须立即烧毁,不得放入字纸篓内等。

凡机密事项,不得用电话传述。接电话人应先问清对方的姓名及其所属机关,然后才能回答具体问题。夜晚送的秘密文件,应二人同行。秘密文件,不得托人顺便捎带。非办公地区,不得接交秘密文件。

凡因工作需要,个人所记的带秘密性的记录,须记在专用的编注页码的日记本上,定为每半年清理一次。

外出时应检查衣袋,是否夹有文件,以防丢失。在学习和办公时间内,非因公一律不得请假。规定内容还包括,白天节假日外出,必须两人同行,并向值班员请假,进行登记,回来销假。晚上外出,必须两人以上,但夜里十二点以前必须回来。未婚或单身者,一律不准在外住宿。

遍布全国的“中办信息直报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办就陆续在基层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息直报体系。这是原中办副主任白克明在2000年4月5日的中办信息直报点座谈会上披露的。综合湖南株洲电视新闻,以及山西省地方当局的官网数据显示,目前中办设立在各地的信息直报点超过200个。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