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过年“破五”吃饺子

【新唐人2010年2月19日讯】正月初五也叫“破五”,各地又叫“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灰”、“填穷坑”、“糊穷坑”“送穷媳妇出门”等。

传说,玉皇大帝让弥勒佛管理人间衣食住行。弥勒佛心地善良、宽宏大度,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于是,人们便遵照弥勒佛的旨意,到集上备办年货。弥勒佛还具体规定: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来杀鸡;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晚上吃饺子摆宴酒;到了初一,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穿戴整齐,互相道贺。同时,他还有一个要求:大年三十祭祖的时候,一定要恭敬地供奉祭祀各路神仙。

这样一直到了正月初五,正当弥勒佛满心欢喜地欣赏人间过年的喜庆气氛时,一个衣衫褴褛满身粪土味的胖女人闯了进来。弥勒佛定睛一看,原来是姜太公的老婆——专管茅房、粪土的脏神。脏神一进大殿,便怨弥勒佛处事不公,没将她放在眼里。

原来,大年三十这天,人间供神时,因她是脏神,躲还来不及呢,谁还会供奉她呢。开始脏神还以为人们只是一时的疏忽而将她忘记,事后一定会想起的,可是她一直等到初五,仍然无人来问津,这才恼了来找弥勒佛。弥勒佛满脸堆笑,说道:“这样吧,今天是大年初五,我让民间专为你破费一次,给你包一次饺子,好好地放几个炮吧。”脏神听了,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还有一个传说是,姜太公的老婆马氏是个嫌穷爱富之人,在姜太公受穷的日子里,马氏就跟他闹离婚,不跟他过穷日子。为此,姜太公在封神时就将她封成了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穷神带有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这穷神集天下之穷为一身,老百姓当然不喜欢她,但三十晚上迎神时,她还是和众神一块儿进了百姓家。老百姓厚道,不想在过年时因她而惹得众神不高兴,就忍着忍着,直忍到初五,实在忍不下去了,便在这一天“送五穷”,拿起扫帚,连垃圾一起将她扫地出门。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破五”。

“五穷”民间又称为“五鬼”,初五送穷,就叫“赶五鬼”。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也为此专门写过一篇诙谐幽默的《送穷文》,说:“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中国古代送穷,是有一定仪规的,韩愈在《送穷文》中提到,送穷时,还要为其“结柳作车,引帆上墙”。

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下像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虽有其礼仪,但民间百姓在这一天不但要将穷神用扫帚扫穷出门,还要放鞭炮将其驱逐得远离尘世。唐代诗人姚合有《晦日送穷三首》的诗,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破五破的是五穷,迎的是五路财神,所以,对崇尚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正月初五确实是个重要的日子。

对商家而言,初五送走“五穷”后,马上要迎接“五路财神”。清代顾禄《清嘉录》上载:“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

我国的民间传说中,有很多个财神,文财神有比干、范蠹,武财神有赵公明和关公。

路头神据说是元末一将军,名何五路。他骁勇善战,在一次抵御外寇的战争中牺牲,人们便敬他为神,名“五路神”。而五路神变成财神的原因,是过去的商人常常做长途贩运的生意,青海人把这种生意人称之为“脚户”,他们赶牲口驮货物行走在千里路上,所求的就是平安,只有货物平安到达,他们才会有财可发,所以,他们上路前要拜“五路神”,求个路上平安。慢慢地,这五路神也就变成了财神。所以路头神的生日也成了祭拜财神的日子。

古代城里的商家们为了争个利市,初四晚上就开始抢着“接财神”,称之为“抢路头”。商家们给财神献羊头,供鲤鱼(羊代表吉祥,鱼又与“余”同音,鲤鱼倒念是鱼鲤,谐音“余利”)。接完财神后,全家吃“路头酒”,以图利市大发。

有好多地方,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请回来过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挂祖宗牌位,烧香上供,意为请祖宗过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到了初五,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家堂的仪式。天还未亮,人们就都煮好饺子,上供、烧纸、叩头,接着把神主牌位收存起来,只等三声大炮一响,全族男人带着香纸鞭炮集合一起,排着队伍前去上坟,叫做送老祖宗回家。一路上,抬供的抬供,放鞭的放鞭,来到坟地再焚香纸叩头,喊道:“爷爷奶奶,到家啦!”

由于初五日肩负着送穷神、接财神等多重重任,所以民间形成各种风俗。

这天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搞卫生。因为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动扫帚的,即使屋内扫地的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角。破五这一天,要彻底清扫。鞭炮也是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垃圾扫出大门,堆到一个角落,于是拿来一个大的爆竹,插在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破五”要吃像征“元宝”的饺子,也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

--转载自正见网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