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美中恢復對話 中共放棄對抗西方?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5月18日訊】今年2月美國擊落中共間諜氣球,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臨時推遲預訂的訪華行程。4月美國會議長麥卡錫在加州會見蔡英文總統,更引起中共強烈反彈,拒絕與美國對話。最近中共卻突然開始回應美國,啟動中美高層接觸。來看專家的解讀。

《華爾街日報》5月15日報導,在拒絕與美國對話長達幾個月之後,中共最近啟動幾次的中美高層接觸,其中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年度峰會將於11月在舊金山舉行,北京希望峰會期間習近平能與拜登舉行首腦會晤。

獨立時評人虞平:「因為中國對美國的幾次邀請拒絕,很大的原因是給美國一個壓力的測試。可是現在你看拜登總統關於對中國的芯片限制,對中國投資限制,以及現在2.0版所謂對中國貿易關係方面的措施並沒有停止,所以沒有停止的話,中國這種壓力測試就測不出來到底是不是極限,所以它必須回到正軌上跟美國進行對話。」

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表示,中共這種被動的轉變,與它在印太區域的地緣戰略環境出現急劇惡化有關。

旅美時事評論員唐靖遠:「它主要的表現在就是韓國以及菲律賓這些為主要代表的,過去是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的這樣一些國家,突然都非常明確的開始站隊,非常明確的與美國去加強這個關係。而且直接在台海等等這些核心問題上,都跟中共出現了非常明確的一個對立的這麼一種姿態。連加拿大這種過去一向比較親共,或者說一向比較軟弱的國家,突然都開始對中共變得非常的強硬。」

除此之外,評論認為,為了讓中國低迷的經濟再現生機,北京當局致力於吸引外國投資者,並試圖改善與歐洲的關係,從而在美國及重要盟友之間製造嫌隙。

虞平:「中國前幾個月做過一些嘗試,包括是繞過美國去跟美國的歐洲盟國,當時邀請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去訪問,歐盟的主席都去過,可是回來以後,發現過了以後就沒有什麼特別的進展,歐洲對中國的態度也沒有發生任何實質性變化,所以它必須要面對現實和美國進行對話,那麼在這個直接的對話的基礎上,才能發現什麼是最佳的路線。」

唐靖遠:「這是為什麼我們看到中共它在與美國突然主動的恢復與美國接觸的同時,然後又迅速的派出了習近平的特使,去歐洲斡旋這個所謂的俄烏和談這個問題。就是中共它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再被排斥在外,它必須要確保自己能夠留在這個遊戲規則之內,以此才能夠獲得它想要的這種利益。」

評論指出,中共對美國的戰略部署,缺乏對美國的充分了解,以至於出現凌亂的現象。

虞平:「在中國其實不缺乏對美國了解的美國問題專家,但是問題是這些專家都不在決策圈裡面。但是中國的外交部門也好,中國的智庫部門也好,他們都是揣摩上意,看習近平是怎麼想的,他的動向是什麼,不敢逆著領導的意思去做建議。」

由於中美之間存在高度的不信任,特別是涉及到兩國關係中最敏感的領域,如台灣問題,如何實現這個目標以及接下來會如何,就更難預測。

虞平:「歷史上看美國政治,兩黨政治或者民間形成的共識以後,它是不大會很快改變的,所以短期內,10年之內恐怕都不會改變,除非中國發生巨大的變化,也就是說假如共產黨垮台了,產生的顏色革命,或者那種天翻地覆的變化,美國可能才會改變它的政策。」

《華爾街日報》認為,美中雖然恢復對話,但不信任籠罩前景。

編輯/黃億美 採訪/常春 後製/鍾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