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美國大政府的代價

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Star Parker撰文/孫洐源編譯

拜登政府政策產生的一個不幸諷刺是,他們對所謂的結果平等(equity,編註:與之相關的equality是指機會平等)是如此的痴迷,但他們提出的政策卻只會傷害那些他們假裝想要幫助的低收入人群。

拜登政府正以創紀錄的速度擴充美國聯邦政府的規模。

如果他們想要的是給每個美國人更多的機會,那麼政府政策的目標應該是鼓勵經濟增長。更大規模、更多干預性的政府所取得的效果恰恰相反,扼殺了經濟的增長。

拜登政府上個月向美國國會提交了其第一個10年預算。

在拜登政府完成2021-2022年的所有刺激性支出之後,該預算預計2023年至2031年的年均經濟增長為1.9%。

1.9%的增長率意味著什麼?

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經濟學家科克倫(John Cochrane)指出,從1950年到2000年,美國經濟每年增長3.5%。在此期間,平均實際收入從人均16,000美元增長到50,000美元。

科克倫問道,假設那段時期的經濟增長率不是3.5%,而是2%,人們平均實際收入會是什麼情況?

如果平均增長率為2%而不是3.5%,那麼16,000美元的人均收入在這50年裡將增長到23,000美元,而不是50,000美元。

自2000年以來,經濟的平均增長率更加僵化,在2%的範圍內波動。

問題出在哪裡?科克倫認為是政府的規模太大。

智庫和研究所編制了不同的指數來衡量政府的干預性。科克倫指出,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報告》衡量了創業和經營企業的難度。

還有兩個更普遍的關於經濟自由的衡量標準。一個來自加拿大溫哥華的弗雷澤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另一個來自華盛頓特區的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它們考察了政府規模、監管和稅收。

它們都指向同一個方向。更大的政府意味著更低的人均收入和更慢的經濟增長。

根據小布什的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哈伯德(Glenn Hubbard)的說法,在二戰後的50年中,政府開支在美國經濟中的平均比例為20%左右,而那個時期的經濟平均增長率為3.5%。

根據拜登政府的預算報告,政府在未來10年內所占的平均經濟比例將達到24.5%。拜登政府的經濟學家們預測,隨著政府規模的增長,美國經濟的增長會很乏力。

拜登政府計劃中的主要支出舉措之一是他們所謂的美國家庭計劃(American Families Plan),將耗費納稅人1.8萬億美元。

在美國人的平均生育率和結婚率出現歷史性下降的時候,與常識經驗相反,拜登政府反而認為,大規模的新的政府開支和福利計劃將對美國家庭起到推動作用。

胡佛研究所的科根(John Cogan)和海爾(Daniel Heil)稱這次政府福利的大規模擴張是「自林登‧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的『大社會』(Great Society)計劃以來的最大擴張」。

「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他們指出,「可能是除了新冠疫情的2020年和2021年(還沒有這方面的數據)之外,超過一半的適工家庭將被列入福利名單。」

在今天美國社會所有的分裂和分歧中,我們對於奴隸制度曾經在美國存在並合法的恥辱並沒有任何分歧。我們都同意奴隸制是一個污點。

我們也都同意,種族主義是可悲的。

但是,奴隸制和種族主義之所以可怕,是因為每個人都必須有尊嚴和自由的生活。

所以我們怎麼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對奴隸制和種族主義的補救措施和解藥是把所有的美國人安置在政府的「種植園」(plantation)裡?

這不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行不通的。政府應該是保護其公民的權益,而不是沒收我們的生命、自由和財產。

如果我們希望美國的每一個孩子,無論什麼背景,都能實現他或她的潛力,讓我們通過確保他們能在一個自由的國家裡成長來爭取他們的尊嚴。

原文:The Costs of Big Government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Star Parker是城市復興和教育中心(Center for Urban Renewal and Education,簡稱CURE)的創始人和總裁,也是新推出的每週新聞談話節目「與Star Parker一起治癒美國」的主持人。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浩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