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賞花燈吃元宵 起源有哪些說法?

作者:容乃加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2月24日訊】黃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在傳統文化裡,是個天上人間交會的美好日子。「燈火樓台萬斛蓮」[1] ,一說到元宵夜,誰能不想起賞花燈呢?「嘉夜煮浮圓」,元宵夜更少不了元宵這一道美味!

清朝乾隆皇帝《元宵煮浮圓子》詩中,有燈會和元宵圓子詩句照映元宵節,團圞浮現眼前:

美擅團圞節,名傳燈月筵。
清風同說餅,嘉夜煮浮圓。

本文就來探一探元宵節賞花燈和吃元宵的起源,探一探隱藏在其起源背後的精神根源為何?

元宵 燈節

清宮繪本《昇平樂事圖冊之大花燈》。(公有領域)

元宵稱為「燈節」,這一天燈會場通宵張燈,樂音助興,供人玩賞。那麼在中華文化中元宵賞燈到底是從何時開始的呢?相傳這種做法開始於漢朝,而且不僅一種說法。

比較有史據的說法源自漢武帝對太一神(泰一神)的信仰。太一神是天神中最尊貴的。《史記》記載,漢武帝接納方士謬忌上書建言,禮敬祭祀太一神,於是在甘泉宮修建了太一祠壇,用最高等級的太牢禮舉行大祭,當黃昏天光微微暗下來時,祭壇就燃起盛大的燈火,徹夜通明;祭祀中常見流星劃過祭壇的上方。(《史記.樂書》)彼時天人共會,非常殊勝。當年是在年初的上辛日舉行的,後來成了元宵節燃燈賞燈的起源。

另有一種傳說:元月十五日夜張燈賞燈與佛教儀典有關,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永平年間(西元58—75年)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說印度是以正月十五為參佛的吉日良辰。(《大唐西域記.卷第八》)提倡佛法的漢明帝於是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一律「燃燈敬佛」,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元宵夜張燈結綵的風俗。

「燃燈敬佛」是元宵夜張燈結綵的民俗起源之一。(龔安妮/大紀元)

還有一種傳說也是源於漢朝,說是戡平「諸呂之亂」這一天是正月十五日,之後每逢這一天漢文帝都感謝上天的恩典與民同樂。因為正月十五夜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夜,就稱之為「元宵」,白晝裡興市集,夜間燃燈賞月,熱鬧非凡。

隨著時代演遞,各種元宵花燈競秀出新,五花八門。各廟寺在元宵節時更是點亮盞盞花燈,共天宇同輝。看哪,「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唐·張祜《正月十五夜燈》),元宵花燈盛會隨著佛道文化的影響和宮廷加持,迅速在中華文化圈擴展開來。

元宵節 吃元宵

元宵(容乃加/大紀元)

「元宵」就是湯圓,也稱圓子、湯糰。乾隆皇帝《元宵聯句》注說了來歷。《元宵聯句.題注》:「浮圓子,都人以元宵節食之遂名元宵。」說北京之人在元宵節吃圓子(湯圓),於是就把圓子叫成「元宵」了。 宋代周必大說:「因元宵煮圓子,因呼圓子為『元宵』。」(《太平園續稿》)

《元宵聯句》中還說湯圓「道古傳是荊楚,而今滿市城」,傳說吃湯圓的風俗在南北朝時的荊楚一帶就有了。《荊楚歲時記》有正月十五日以「豆粥糕糜」祭祀蠶神的記載。

清末民初杭州人徐珂(西元1869—1928年)的《清稗類鈔》把元宵和湯圓的叫法、作法清楚地描述了一番:

「湯圓,一曰湯糰。北人謂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然實常年有之。屑米為粉以製之。粉入水,沉澱之使滑而製成者,為掛粉湯圓,有甜鹹各餡,亦有無餡者,曰實心湯圓。」

據徐珂的說法,北方人的習慣不叫湯圓叫「元宵」,是上元之夕,即元宵節必食的食物,而在平日裡也很普遍。元宵有甜、有鹹,也有無餡的「實心湯圓」。晚清福建臺灣府人連橫《雅言》記載,上元日的「元宵」是「供祭之物」。由此看來,正月十五日祭神必備的上禮「元宵」,不管是南方或北方人,都稱為「元宵」。

追溯「元宵」的源頭其實比南北朝時代更早,可以溯源到漢代甚至更早。據《西京雜記》載,「正月上辰,出池邊,盥濯食蓬餌,以祓妖邪」。其中的「蓬餌」就是甜點「餅餌」,「餌」和「元宵」的味道很類似,都是磨碎了米製成米粉,再和水做成糰,並調以棗子、豆類之味做成的甜食。(《玉燭寶典》干寶注:「糗餌者,豆米、屑米而蒸之以棗豆之味」。)

《漢書》記載,漢代官府的湯官專職之一就是製作「餅餌」。從古籍《周禮》來看,「餌」這種食物在華夏文化中出現得很早,周代禮制中就有,是祭祀天地神明的美味「籩食」之一,也是宴饗貴賓的美饌。已知周代的「餌」是蒸食,只是形狀不見得是圓的。

宋代周必大有《浮圓子》詩,說「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表現了元宵和「餌」之間的一線連帶,也指出了元宵的推陳出新。總體而言,顯現了「元宵」這種中華美食文化耐人尋味,淵源流長。

法輪常轉 安度元宵

追本溯源,原來元宵節賞花燈、吃元宵,都是因敬仰天神而起,伴隨誠敬祭祀而生。「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2] 佛法開傳,慈悲眾生,啟悟眾生。唯有在神佛的護祐之下,人間才能有年年美好的元宵節,也唯有在誠心敬仰神佛中,堅定向善,才能得到神佛的護祐,度過危難,感受生命提昇的美好元宵。

[1] 宋·盧炳《一翦梅 元宵》詞句。
[2] 隋煬帝《廣正月十五日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詩》詩句。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唐佳)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