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錦囊:教導孩子做家事不再是苦差事

文/曉峯

我在家排行老二,家裡有六個小孩,上面有哥哥,下有唯一的妹妹,另還有三個弟弟,爸媽通常較寵溺長子與唯一的千金,所以從小我就要負責家中掃地、拖地、生火、燒水等家事雜務,因此養成任勞任怨的性格。

然而,大哥因為從小不做家事,到如今仍是過著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日子;所以哥哥至今仍是王老五,現在這個時代沒人會嫁的不做家事的男人。反觀從小做家事的人較有同理心,會體諒做家事的辛勞,出社會為人處事會替別人著想,也比較會察言觀色,因此就變成了一個很體貼的人,在工作上就比較順心。

有了這樣的人生成長經驗,結婚生子之後,我就會期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幫忙做家事,做一個事事替人著想體貼的人。

大女兒五歲時,有一天突然要幫我洗碗,我原想小孩拿不穩瓷碗,擔心她會打破,正想回絕之際,突發異想地竟回答說,「沒問題!」接著找了一個檯面很大的矮凳子,讓女兒站在上面,小手剛剛好可以伸入洗碗槽,然後再準備三個塑膠臉盆,一個臉盆放入要洗的碗筷,放在洗碗槽檯面右邊。

另一個臉盆放在洗碗槽裡面,倒入稀釋後的洗碗精,並規定她一次只能拿一個碗,洗好後放到洗碗槽檯面左邊的臉盆裡,這樣只有一個碗在洗碗槽的塑膠臉盆內,瓷碗就不會打破了,當洗碗精洗完了再換位置,用清水清洗時,也是一次只洗一個碗,所以我們家女兒,五歲就開始幫忙洗碗做家事了。

隨著她長大,洗碗、洗衣服、收衣服、摺衣服、掃地、拖地一項一項增加,有一天她突然抗議,好像做太多家事了,而我順水推舟地對她承諾,以後每做一件家事,可申請10元,她就非常高興地幫忙做家事了。

可是有一件家事,女兒抵死不做,她堅持不要倒垃圾,因為垃圾不落地政策,要站在回收點等垃圾車,她覺得那樣子很丟臉,所以只好讓老爸我每天去丟人現眼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承認自己好奸詐,因為我們家自此以後沒有給小孩零用錢,因為每筆零用金都必須由她自己做家事掙來。

通常小孩子幫忙做家事會先從「洗碗」開始,因為他們覺得洗碗可以玩水,所以想引導小孩做家事,洗碗是一個不錯的學習點,但該如何排除外在環境的障礙是關鍵。

現今很多年輕媽媽都認為,小孩要多讀書,不讓小孩做家事,因此培養出不知體恤父母親辛勞的子女,殊不知,做家事除了訓練孩子手眼協調能力,家人共同分享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更可以增進親人間的緊密度,從小就打工,才能體會賺錢不容易,因而養成勤儉不浮華的傳統美德。

至於家事該如何做?一定要做好職前教育,譬如,洗碗時洗碗精要稀釋,碗底、湯匙柄頭通常藏匿油垢;不沾鍋要用海綿洗,清洗時要沖到沒有滑滑地感覺才算洗淨;而洗衣服時,要先用肥皂先把衣領搓搓,襪子也要先搓過、沖洗後再丟洗衣機,有汙漬的衣褲要用一般洗澡的香皂先搓洗掉髒汙。

晾曬衣服時,先甩抖衣物會比較平整,衣領扣好鈕扣較整齊,漂亮的衣服可用小夾子鬆鬆地夾肩膀兩端,才不會在肩膀處留下衣架的撐痕,毛衣要用曬衣盤,才會鬆鬆軟舒適……

諸如此類,唯有靠家長耐心的一點一滴以身作則、循循善誘,才能培養子女對工作的認真態度與做事品質,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