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臨死前給李自成寫信 不少人看過流淚了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4月04日訊】「崇禎」是大明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因此明思宗又稱「崇禎帝」。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心如死灰的崇禎帝寧可上吊自殺,也不拋棄百姓。臨死前,崇禎給李自成寫信,不少人看過流淚了!

明朝萬曆年間,旱災,瘟疫大作,歷經200餘年的大明王朝走入風雨飄搖之中。此時,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即位,他意圖勵精圖治,重振大明王朝,其即位初期剷除魏忠賢等閹黨,確實讓朝綱為之一震。

然而一方面,崇禎面臨着內外交困的局面;另一方面眼光有限,英而不明,任用之人不當。如崇禎所任用的首輔周延儒,專以賣官鬻爵、排擠正人君子為事,不思報效朝廷,並引溫體仁進入內閣,狼狽為奸,致使賢人遠離,國家政治一日壞過一日。

但崇禎卻不自知,還認定周延儒是個賢人,對他是言聽計從,並尊稱他為「周先生」。

此外,崇禎性情急躁,剛愎自用,其在位17年中,共殺了近20個督撫大吏,致使臣心渙散,是以亂世出英雄應運而生。

崇禎六年(1633年)李自成在山西自稱「闖王」的高迎祥率領的隊伍稱「闖將」。

耐人尋味的是,在攻占山西太原後,李自成發出了著名的永昌元年詔書,語氣十分客氣,「咨爾明朝,久席泰寧,寖弛綱紀。君非甚暗,孤立而煬蔽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明確指出了明朝問題的所在是奸臣太多。

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並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

北京景山公园。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此自缢。(公有领域)

明太祖孝陵夜晚傳出哭聲

就在李自成大軍節節逼近北京之際,崇禎帝得到奏報,南京明太祖的孝陵夜晚傳出哭聲。這乃是亡國之兆。南京是明朝的發源地,明太祖朱元璋葬在此地。明朝的根基之地出現如此異象,明朝滅亡確實不遠了。不久,欽天監奏報帝星下移。

然而,崇禎帝還想做最後一搏。由於國庫空虛,軍餉缺乏,崇禎發出號召,讓大臣、皇親國戚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三萬為上等」。

然而,令崇禎萬分失望的是,內閣首輔魏藻德僅捐了500兩,太監首富王之心捐了1萬兩,國丈周奎在崇禎的哀求下也只捐了1萬3千兩……。更多的權貴在哭窮、耍賴、逃避,有的把自家鍋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練攤,有的在豪宅門上貼出「此房急售」……

這場募捐運動總計募得20萬兩。而在勸京城權貴們捐款的同時,崇禎還讓每一個大臣從自己故鄉舉出一位有能力捐款的富人,只有南直隸和浙江各舉一人,「余省未及舉也」。

崇禎嘆道:「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爾!」

崇禎十年,整個山西境內瘟疫瘋行,過半的人口死亡。示意圖(Pixabay)

李自成攻入北京 權貴酷刑下交出銀兩

更可嘆的是這些不肯捐銀的皇親貴胄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後,卻在酷刑下交出銀兩。如魏藻德交出白銀數萬,之後死於酷刑,其子也被斬首。而國丈周奎,則被抄出了無數奇珍異寶,拉了幾十車,光是現銀就足足有53萬兩之多……

至於明朝最後一任首輔魏藻德,狀元出身,在危難之際走馬上任,崇禎帝曾對他寄予厚望,但他讓皇帝很失望。城破前三天,崇禎帝問他有何對策,並說:「你只要開口,我立刻下旨照辦。」魏藻德跪在地上,就是一聲不吭。

崇禎氣得一腳踢翻了龍椅。魏藻德還是保持着跪姿,一聲不吭。後來,城破了,崇禎自殺,魏藻德投降。李自成問他:「你為什麼不去殉死?」他回答說:「方求效用,那敢死。」(「我正準備效力新朝,哪敢去死。」)

而加速明朝滅亡的還有秉承着明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立國宗旨的崇禎帝。

當時崇禎拒絕了攻城後李自成提出的「割地講和」的建議,即大明和大順,分國而王,大明犒賞大順軍銀百萬兩,大順軍退守河南,從此以後,大順軍可為朝廷內遏群寇、外剿清妖,但不奉召入覲。

在拒絕建議後,崇禎帝也無太多忠勇之士守住宮城,最終落得個自殺的下場。

崇禎皇帝上吊前留下遺書: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資料圖片)

崇禎帝上吊前留遺書:勿傷百姓

1644年3月,李自成起義軍從彰義門殺入北京城。然後,崇禎帝朱由檢手執三眼槍與數十名太監騎馬出東華門,被亂箭所阻,再跑到齊化門(朝陽門),成國公朱純臣閉門不納,後轉向安定門,此地守軍已經潰散,大門深鎖,太監以利斧也無法劈開。

3月19日拂曉,大火四起,重返皇宮,城外已經是火光映天。此時天色將明,朱由檢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朱由檢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277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最後心如死灰的崇禎走進內苑,又登上了煤山(今景山公園),以發覆面,與追隨自己的提督太監王承恩雙雙在景山自縊身亡。崇禎死時光着左腳,右腳穿着一隻紅鞋,時年33歲。

上吊死前崇禎於藍色袍服上留下遺書說:「朕自登基17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中國歷史上長達276年的大明王朝由此宣告滅亡。

從崇禎個人來講,是一個希望有所作為的皇帝,非常勤政,史家研究表明,明朝的皇帝並不貪婪,政府的賦稅也不是很重。然而,為何心懷理想的崇禎帝,最終沒有救得了大明王朝?為何他還是上演了一幕並非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

明朝的滅亡似乎說明,一個王朝遲早會滅亡,歷史永遠在按照自己既定的軌道運行着,人類永遠只能順天意而行。絕非個人一己之力可以改變的。

闖王李自成(大紀元製圖)

明朝滅亡的預言

關於明朝的滅亡,歷史上也早已被預見到。

唐朝預言《推背圖》第三十二像預言了明朝的滅亡。圖中畫一扇門,門中有馬,一個「闖」字浮現眼前。讖文是:「馬跳北闕,犬嗷西方;八九數盡日月無光。」

預示闖王李自成滅明,日月無光指「明亡」(日月合在一起是明)。

頌文是:「楊花落盡李花殘,五色旗分自北來。太息金陵王氣盡,一枝春色占長安。」預示着李自成坐不久(李花殘),北方民族終將取得天下,並暗指漢人稱帝的氣數已盡。

宋朝的《梅花詩》第四節第四句「開到李花春已非」也預言了明朝的滅亡。明朝在明成祖朱棣的統治下,經歷全盛的輝煌。但明朝末年的衰敗,加上多年的農民起義,使得大明王朝終於「開到李花春已非」。

「李花」應指明末的闖王李自成。公元1644年春,李自成率領軍隊功占了北京,崇禎皇帝於紫禁城後的景山上吊自盡,明朝滅亡,所謂「春已非」。

明朝的《燒餅歌》對明朝的滅亡也做了預言。「萬子萬孫層疊層,祖宗山上貝衣行,公侯不復朝金闕,十八孩兒難上難。」

卦曰:「木下一了頭,目上一刀一戊丁,天下重文不重武,英雄豪傑總無春,戊子已丑亂如麻,到處人民不在家,偶遇饑荒草寇發,平安鎮守好桂花。」其中「祖宗山上貝衣行」暗含崇禎的名字,「木下一了頭,目上一刀一戊丁」暗含李自成的名字。

「偶遇饑荒草寇發,平安鎮守好桂花」指明朝末年的農民大起義,後一句暗指吳三桂。對於崇禎的下場,《燒餅歌》的預言是「奔走梅花上九重」,暗指崇禎在煤山上吊自殺。

李自成(繪圖:古瑞珍/大紀元)

李自成出生有異象

李自成的祖上世代以種田為業,居住在陝西米脂縣。據說,該地龍脈極旺,元世祖時期不僅下令不准開拆米脂縣城西門,還在米脂縣城西邊建起一座3層高樓,意圖壓住龍脈。

萬曆年間,天下災異不斷,陝西、山西連發疫病,李自成的父親李守忠此時已50歲,唯一的兒子也死於疫病,只留下幼小的孫子李過。

於是李守忠到華山祈禱。夜晚夢見神告訴他:「已令破軍星為你的兒子。」

破軍星,北斗第七星,也是道教所說的紫微斗數14主星之一,個性最衝動,變化性最強。破軍星由於其巨大的衝擊力,所以適合當前鋒。

所謂前鋒,在戰場上是勇往直前,在事業上則是求新求變。從李自成的後來發展看,也與此相契合。

很快,李守忠的繼室高氏懷了身孕,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八月出生。

據費密《荒書》記載,李自成在出生時,他的父親夢見一個黃衣人進入土窯,於是李自成的小名叫做黃娃子。

李自成孩童時曾幫人放羊,漸長後,生得相貌魁梧,膂力過人,好打抱不平,嫉惡如仇,因此身邊聚集了一幫好漢。

崇禎元年,正好銀川驛招募驛卒,李自成便去應募,因矯捷善走,孔武有力被選中,往返於榆林、米脂、延安遞送公文。

李自成遞送公文相當賣力,不想卻連連遭遇座馬累死或丟失,引起知縣不滿,那年正趕上朝廷下令裁員,他首先被裁減。

彼時秦中連年大飢,赤地千里,很多人不堪忍受紛紛揭竿而起,反抗朝廷的隊伍很快就遍布陝北和陝中,其中包括張獻忠和李自成嫡親的舅舅高迎祥。

而李自成先是一個人投奔起兵的王嘉胤,因其與官兵作戰勇敢,幾次殺敗官兵,王嘉胤便讓李自成另編一支人馬,以備衝鋒陷陣之用。

由於李自成作戰勇敢,且慷慨大方,每次都將得來的金銀財帛分給手下,人心慢慢歸附於他。但是這讓王嘉胤很不舒服,便密謀剷除李自成。

李自成得到密報後,率領部下悄悄離開王嘉胤,先是投奔明朝延綏總兵,大敗王嘉胤等聚眾反抗朝廷勢力,其後輾轉幾地,於崇禎六年投奔在山西被稱「闖將」。

(記者文馨報導/責任編輯:李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