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又挨一刀?韓正點燃香港怒火內情曝光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06月21日訊】從100萬到200萬,香港民眾走上街頭示威的畫面,震憾國際社會。外界發現,專責港澳事務的韓正,稍早前對香港方面公開表態,「完全支持」香港修訂《逃犯條例》。從而使港府與港民的矛盾迅速惡化。這被認為是韓正攪黃中美貿易談判後,再次對習近平背後捅刀,目的是攪亂香港局勢,逼習下台。

香港政府啟動修改《逃犯條例》(也稱「送中」條例)以來,香港民眾便開始了要求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案的抗議活動。而且抗議行動愈演愈烈。

過去的一週內,從100萬人到200萬人,走上街頭「反送中」的香港民眾締造了歷史。至6月21日,香港反送中運動仍在持續發酵。由於港府沒有回應學生4點訴求,學界宣布,從6月21日上午7時起,在金鐘海富橋發起包圍政府總部、和平表達訴求的不合作運動。

「反送中」風暴向世界展示了香港人的勇氣的同時,也留下許多疑問:特區政府為何如此不智?誰是香港這場風暴背後的推手?

過去的一週內,從100萬人到200萬人,走上街頭「反送中」的香港民眾締造了歷史。( 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有台媒披露,中共高層分管港澳事務的江派常委韓正,力挺港府修訂「反送中條例」,導致香港抗議進一步升級。

台灣中央社報導說,中共政治局常委、副總理韓正,5月18日在北京接見到訪的香港福建社團聯會109名成員時,刻意安排了香港媒體現場採訪。

韓正對媒體和代表團聲稱,香港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符合相關規定,「彰顯法治」,中央「完全支持」。

報導說,韓正在中共黨政高層內分管港澳事務,他的表態,使他成為公開支持「逃犯條例」修法的中共黨內層級最高的一人。而韓正的表態,也讓港府推動惡法的決心大增。

韓正的這種公開表態也引起外界猜測,認為貿易戰已經令習當局焦頭爛額,在此敏感時刻習近平肯定不希望香港再生事端。而韓正卻刻意在香港媒體前公開宣稱,中央「完全支持」香港修改逃犯條例。韓正此番用意無疑把責任推給「習中央」,讓習近平背這個黑鍋,這才是韓正的真實用意。

之前的5月初,導致美中貿易戰火重燃的罪魁禍首也指向韓正。有台灣政治金融專家透露稱,來自北京的消息說,韓正一手攪黃了美中已經接近達成的貿易協議。外界分析實際上這是給習近平下套,最終的目的是反攻倒算,拿下習。

貿易戰未解,中共江派強推惡法又在香港引發了眾怒,6月9日,103萬港人上街抗議。但香港特首林鄭仍堅持強推惡法。12日,再有數萬港人聚集在立法會前抗議,遭遇警方開槍以催淚彈、橡膠子彈、布袋彈等鎮壓。

事件震驚國際,歐美政府紛紛予以譴責。香港民陣隨後宣布16日再度大遊行。林鄭於15日緊急宣布「暫緩」對《逃犯條例》的修訂,但不會撤回法案。

在習近平前5年反腐打虎的關鍵時刻,江曾通過其代理人,時任特首梁振英,在香港不斷激發矛盾。如今江曾又利用其香港代理人林鄭故伎重演(ANTHONY WALLACE/AFP/Getty Images)

習近平遭埋刀設伏

有港媒放風,港府原本對修例態度堅決,而情勢轉變,與林鄭和韓正會面有關。

報導說,韓正14日南下深圳,並與林鄭商討香港「反送中」事件。而林鄭在衡量各種因素後,決定暫緩修例,重新諮詢。

中國問題專家唐浩撰文分析說,韓正的轉變恐怕並非是他良心發現,而是江澤民派系與習派雙方角力談判的折衷結果。

他說,中共派系內鬥中,江派埋刀設伏,不僅通過安插亂臣、特務對習釋放假情報,誤導習做出錯誤決策。還以王滬寧、韓正、楊潔箎為首的江派人馬,以及在港澳仍有影響力的曾慶紅等人,有意通過激化香港衝突,製造血腥鎮壓,藉此對習埋刀設伏,迫其下台。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尉健行的撰稿人王友群也有類似看法。

他日前在大紀元刊文分析說,林鄭是江澤民、曾慶紅在香港的代理人,她強推「逃犯條例」修訂,是江、曾在香港攪局,將習近平趕下台的一個陰謀。

無論從中國大局看,還是從香港的大局看,根本沒必要修訂「逃犯條例」。對比貿易戰、民生問題,這件事沒任何急迫性。但江曾一直想利用香港給習製造麻煩,修訂「逃犯條例」純屬沒事找事。

文章分析說,江氏集團如此急迫地在香港攪局,一個重要原因是:5月30日,美國法輪功學員被告知:可以向美國國務院提交迫害者名單。緊接着在6月3日,美國駐華大使館官微發佈針對人權惡棍的《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

文章表示,這意味著徹底清算以江曾為首的「血債幫」的時候到了。江曾惶惶不可終日,但又不甘心束手就擒,因此妄圖再折騰一把,把責任推到習近平身上,把習趕下台。這就是江曾通過其代理人林鄭亂港陰謀的底牌。

(記者李韻報導/責任編輯:李泉)

相關鏈接:韓正設局拿下習近平?北京撕毀協議內幕流出
相關鏈接:習近平訪俄險跌台下 重要講話遭王滬寧封殺
相關鏈接:習近平遭「埋刀設伏」?專家揭香港事件內幕
相關鏈接:專家給七常委「算命」 兩大暗器毀了習近平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