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ft股價跌破發行價 前景如何難料

【新唐人2019年04月02日訊】網約車公司Lyft上市第二天,股價就已經跌破發行價。那麼Lyft的前景如何呢?請記者曹景哲來幫助大家分析解說一下。

Lyft上市是今年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IPO,也是美國首家網約車公司上市,它的股票走向備受矚目,也影響著Uber的上市估價。

總部在舊金山的Lyft從來沒有盈利過,2018年更虧損近10億美元,看來到盈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正如所有沒有盈利的高科技公司一樣,Lyft能否維持高速增長的預期,將左右它的股價和投資人對它的熱情。

那麼Lyft是個什麼樣的公司呢?

它的前身是一項名為Zimride的拼車服務。2007年John Zimmer與Logan Green共同設想了一種新型的學生拼車系統,連接全國各大學校園的學生和司機,這就是Zimride。最鼎盛的時候,有26,000輛共享車輛,35萬註冊用戶,覆蓋了125個大學校園。

2012年5月,Zimride更名為Lyft,並推出智能手機程序。採取了類似Uber的方式,允許用戶直接約車,只收取車資的30%作為手續費。

雖然Lyft比主要競爭對手Uber搶先上市,但與Uber相比它的規模就小得多了。Uber今年也將上市,市場估值約1,200億美元。Lyft的規模只有Uber的1/5到1/4左右。

目前,Lyft在300多個美國城市和9個加拿大城市開展業務,而Uber則在全球約785個大都市區開展業務。

關於Lyft與Uber到底誰便宜的討論從來沒有停止過,有很多公司都想搞清楚,但他們的定價系統實在太複雜,有太多的因素可以影響價格。為了與Lyft競爭,Uber已經多次降價。作為回擊,Lyft也推出了優惠的月票計畫,就像公交車一樣,來鞏固那些最經常使用它的客戶群,與Uber抗衡。

對於網約車公司來說,司機提成是最大的成本,而且司機們一直在爭取享受正式僱員的待遇,這也是網約車公司最不願面對的問題。有分析師預言,Lyft要實現盈利,可能還得通過自動駕駛車,來大大降低對人工司機的依賴。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興起,網約車公司也積極投入自駕車的研發。Uber在自駕車研發上曾經非常激進,揚言要在2018年底實現商業自駕車服務。但2018年3月發生的撞死行人的事故後,Uber取消了大部分的自駕車路面試驗,直到現在也沒有恢復元氣。

Lyft也緊隨其後,2018年10月收購了英國自駕車技術公司藍色視覺。而且通用汽車也是它的第二大股東,通用汽車也一直在試驗自家的自駕車技術,並擁有除了Waymo以外的第二大自駕車車隊。

除了汽車,Lyft和Uber一樣,積極開展共享單車和電動滑板車的業務,通過不斷併購,迅速擴展自己的版圖。

不過,有分析師認為,由於網約車公司對傳統產業的衝擊,以及對地方稅收缺乏貢獻,反而增加了城市汽車流量的現實問題,必將面臨更加嚴厲的監管力度,以及其它方方面面的限制。而且這種經營模式到底能不能盈利還是個疑問,畢竟業務高速增長不會永遠持續的。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