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三朝不倒」內幕 中南海智囊7個字概括

【新唐人2016年01月19日訊】(新唐人記者藍采詳綜合報導)日前,海外媒體刊文披露,中共前總理溫家寶「三朝不倒」的原因是沒有野心。因為在卸任之際「踹死」中共江派星級人物薄熙來,溫家寶一直是中共黨內敵對派系攻擊的對象之一,但是外界觀察發現,敵對派系的「圍攻」,並沒能改變習近平對溫家寶的信任。

1月18日,海外中文媒體刊登吳稼祥早年評論溫家寶的文章,分析溫家寶為什麼能歷經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三朝而不倒,並在政治風暴的中心裡持續上升,主要原因是:會補台,不會拆台。吳稼祥曾在中南海供職,與溫家寶有過共事的經歷。

1989年5月的一天,溫家寶陪同趙紫陽出現在天安門廣場。文章指出,趙紫陽當時已經被免去中共中央總書記職務,溫家寶作為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當然也就被免去了為前任總書記服務的義務,他完全可以不陪趙紫陽去,但他還是與趙紫陽一同出現在天安門廣場。

文章披露,紫陽被免職前就曾要求去天安門廣場,但被中共中央警衛局拒絕,說是不保障他的安全。吳稼祥分析,趙紫陽後來肯定是在不被中共中央警衛局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到了天安門廣場。

在這種情況下,溫家寶還是陪趙紫陽去了天安門。吳稼祥推測,溫家寶已經把政治安全置之度外了。他當時那樣做,選擇的並不是陣線,而是做人的良心。

吳稼祥說,當時在中共央視熒屏上看到溫家寶那張欲哭無淚的臉,他曾為溫家寶擔心,心想溫家寶可能完了。

但出人意外的是,溫家寶在鄧小平和其他中共元老那裡獲得了諒解。吳稼祥分析,也許在鄧小平看來,溫家寶是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親自挑選的新一代中共領導人,知道他對改革事業的忠誠。

另外,吳稼祥認為,在六四後,原鄧胡趙體系的中共領導人紛紛去職,鄧小平想要為他自己的路線留下接班人;再加上在中共元老陳雲、李先念等人看來,溫家寶是個溫和的人,不是製造矛盾而是緩和矛盾的人,不以對改革的態度劃線,決定親近或疏遠、拉攏或打擊哪些人。因此,溫家寶被認為是團結的因素,而不是分裂的禍水,最終留下來。

不擅長溜須拍馬

吳稼祥文中說,在他的印象里,溫家寶是中共官場上難得一見的正直的人,並不擅長溜須拍馬。

一個在金融部門工作的中共部級幹部告訴吳稼祥,在他出席的溫家寶主持的會議上,他很少聽見溫家寶說廢話,基本聽不見他將「江核心」掛在嘴上。他是一個實幹家。

吳稼祥說,溫家寶從政和韓國的李昌鎬下圍棋有點類似:他們的成功都來自錯誤比別人犯的少。

任何一項重要決策或重要文件的起草,溫家寶都斟酌再三,反覆推敲,力爭少出差錯。有些重要文件,連文件專家都認為已經完善,溫家寶仍然能令人驚訝地作出更精確的修改,如果想到他的科班是地質,就更令人驚訝。同樣讓人驚訝的是他的工作精神。他幾乎沒有業餘時間,除了睡覺,他都在辦公室。

吳稼祥的觀點是,溫家寶的性格決定了他在中共16大之後的權力結構中,是被人聯合和爭取的物件。因為他不會另立山頭,招兵買馬;只會補台,不會拆台,誰想治天下,都希望得到這樣的人。

最愛哭的總理卻一腳「踹」趴薄熙來

海外媒體曾刊登一篇署名沙葉新的文章《溫家寶有勇有誠何來演戲之嫌》,把溫家寶與薄熙來進行比較,否定有人對溫家寶的攻擊。

作者解釋為什麼挺溫家寶「踩」薄熙來,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溫家寶的眼常含淚。作者說,「溫家寶是世界少有的、至少是中國最愛哭的總理。」他認為,有惻隱之心的人,才會熱淚盈眶。

與薄熙來相比,作者認為從言論就可以看出內在精神世界。在中共2012年兩會上,薄熙來在答記者問時引用的「詩」是:「敢同惡鬼爭高下,不向霸王讓寸分」。作者認為,薄熙來這個當年的紅衛兵引用這樣的詞,不是因為文革情結過深而自然流露,就是真的在覬覦高位而想「爭天下」!

然而正是在2012年兩會的最後一天,溫家寶在答記者問時,向全世界指出薄熙來的「罪惡」,從而使薄熙來的政變陰謀徹底失敗,為後來習近平順藤摸瓜,沿著江澤民派系打虎反腐找到了開端。中共十八大後,徐才厚、周永康、令計劃、郭伯雄等江派大老虎相繼落馬,外界認為,溫家寶功不可沒。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十八大溫家寶退下之後,仍然經常在敏感時期露面,被中共官媒高規格報導。外界認為,這體現了習近平對溫家寶的信任。

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