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風:外國人丟東西總引起國人的羨慕妒忌

【新唐人2012年3月19日訊】美國人龍安志在度假村養了兩匹馬,卻跑丟了。但讓他沒想到的是,當天民警就把他的馬找了回來。(3月18日《新京報》)

如果把這段「佳話」中的「美國人的兩匹馬」換成「日本人的自行車」,幾乎是一個如出一轍的「故事」。把這樣的「故事」稱作「佳話」是再合適不過的。撇開因為事涉外國友人引起的國際影響,就事件本身而言,從熱情和效率上來說,絕對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地。試想,丟失一輛自行車和丟失兩匹馬都能引起如此重視,並如此迅速地物歸原主,要是丟失的是人,這興師動眾的場面是可想而知的,結果一定是皆大歡喜的。

如果將其視為一個國家的社會環境,不難想像生活在這個國家的國民是何等的幸運。然而,這兩段「佳話」,在國人眼裡卻更像是「神話」。雖然丟馬的事不大可能發生在這個經常要「打狗」的城市裡,但比馬更無價的人也會突然不見了。會上網的可能還會發個「尋人啟事」什麼的,但要驚動警察徒步4個多小時,「跑」20餘公里去尋找,這功夫您可能還在等滿24小時請警察立案呢。這一對比,使國人對外國人丟東西生出一些羨慕妒忌來,那些連人不見了也沒有看見警方動靜的家庭,或許還會有點恨。

其實,人的情緒會受一些偶發因素的挑逗,本來安於現狀的平靜被打破。比如丟自行車,丟得多了就無所謂了,反正基本上是找不回來的,所以有些人連案都懶得報。至於「丟人」的大事,相關家庭也不會把找不著的責任推到警方頭上。因為,人們不可能指望警方為一起失蹤案徒步4個多小時,「跑」20餘公里去尋找的。這到底是對警方的體諒還是失望不好說,但基本上是接受了這樣的事實。然而,當「奇蹟」一再出現,國人認為不可能的事總在外國人身上發生,至少是有點想法的。原來,只要引起警方的重視,警察肯花力氣,許多事是能辦到的。簡單的反向思維之下,那些石沉海底的,杳無音信的「懸案」,一定程度上是警方的不重視、不作為造成的。如若不是這樣,養不起馬的市郊農民丟兩頭豬試試,看看當地警察會不會徒步4個多小時,「跑」20餘公里去尋找?哪怕開車也行。

對於老百姓的事,有關部門是不是不作為很難從表象上判斷,做筆錄立案是作為,發啟事尋人也是作為。但從結果來看,真作為還是假作為,大作為還是小作為,甚至不作為,還是一目瞭然的。外國人丟車丟馬,既興師動眾又手到擒來,國人丟物「丟人」,大多成為「懸案」,其中的原因,就是有關部門的作為和不作為。在他們眼裡,都把成績或政績當做唯一的追求,把為民服務的基本宗旨當做了累贅。現實也是如此,幫美國人迅速找回丟失的馬匹,將是具有國際意義的一段佳話,而如此幫鄉下農民找回兩頭豬,則可能成為同行的笑話。這在不少政府部門的政績追求中,都有這樣的利益取捨,都會作這樣的輕重掂量。或許有人會將其視為「崇洋媚外」,筆者不能苟同。其中的「洋」,僅僅是一個影響力,猶如許多面子工程一樣,不也正是一種政績需要麼?

文章來源:《博客日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