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徵收「月餅稅」引起強烈反彈

【新唐人2011年9月6日訊】中秋節到來之際,中國很多企業發放月餅給員工,但近日稅務機關徵收「月餅稅」之說引起民眾強烈反彈,大陸學者指出,月餅稅原本就存在,因為額度太小沒有刻意執行,中國的稅制以間接稅為主,最終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表示,實際上單位發月餅,個人所得稅徵不徵,消費者都在繳稅。

林江:「月餅稅額度太小,稅務機關並沒有很刻意的去執行,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很高調的說月餅要徵稅,所以老百姓反彈的比較厲害。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稅是在不知不覺當中已經交了,比如說像營業稅啦、消費稅啦,它們是間接稅。」

據報導,中國的稅制以間接稅為主,比如三大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就佔整個稅收的50%左右。業界指出,中國商品流轉稅偏高,有的高達30%。

林江: 「無論是勞務的消費,還是服務的、商品的消費,都會涉及到各種各樣的稅。間接稅是可以轉嫁,最終的稅負承擔者是一般的百姓。有一些叫作費,其實它的本質是一種稅,像社保費。非正稅比如像城建稅,教育費附加,附加稅嚴格意義上不能稱為稅。」

林江還指出,中國稅收的用途不透明,富人越有辦法去避稅,而一般民眾的「稅感」日益強烈。

林江: 「通常我們對稅收的原則就是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繳稅,西方的發達國家是比較清楚的,在我們國家做的還不是太夠吧。」

在某知名網站的微博上1.6萬多名參與的投票中,92%的網民都表示不該徵收「月餅稅」。

新唐人記者熊斌、特約記者王倩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