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 珠江超7成魚類十年內或滅絕

【新唐人2011年4月4日訊】林立的大壩、過度的捕撈、水體的污染,​​令珠江中近七成的水生資源正遭遇生存危機:中華鱘、鰣魚等珍貴物種早已在珠江中消失多年……

不少魚類十年內或滅絕

據《廣州日報》報導,萬個水電站將珠江乾流及支流分割成無數段。林立的大壩讓整個珠江流域已經沒有全自然化的河段了,且壩與壩之間的距離只有數十公里或百來公里。”

研究發現,這樣最直接的後果是,珠江中超過七成的魚類面臨生存危機,許多魚類可能在5~10年遭受滅頂之災。

整個珠江流域,魚類最喜愛的“產房”要數位於廣西桂平的“東塔產卵場”,鬱、黔、潯三江在此交匯,為洄游性魚類提供了較好的繁衍條件。珠江中近380種水生生物中,近七成在此繁殖,東塔產卵場因而​​被稱為全國第二大產卵場。

珠江水產研究所的辦公室內,生物技術專家李新輝曾在肇慶的西江段投放一張約1.5米寬的固定網具,專門收集從東塔產卵場等上游漂流下來的小魚兒,了解魚類資源的變動。在2005年5月28日收集的標本中,記者看到,裡面的小魚兒已經成型,數量也相當多。但是在2008年5月7日,同在該地段收集的標本里面,全是尚未孵化的受精卵,數量也少了不少。

2006年完工的梧州長洲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東塔產卵場和肇慶西江段中間,由於其建設的魚道未能運行,大批洄游性魚類從下游抵達這里後,沒法繼續前行,往往只能在壩下提前產卵,造成抵達肇慶西江段的小魚成熟度不夠。

環境改變魚類種群結構

報導稱,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的老楊去年5月來到長洲水利樞紐工程,只見大壩下密密麻麻擠滿待產的魚媽媽,它們產子心切,拚命往大壩上撞,希望撞出一條前行的路,但直至血把江面染紅了都無濟於事,準媽媽們不得不未進產房就產子。

珠江與長江不同,長江中、上游進行水電開發,下游尚有千里自然河道,理論上壩下還具備形成新產卵場的條件,而珠江比較短,長洲水利樞紐工程距離珠江廣州一帶的出海口,最遠的也才300多公里,所以近七成的洄游性魚類中,魚寶寶可能在未發育成熟前就掉進鹹​​水中活活咸死了。李新輝在調查中發現,珠江水系廣東段中少見或不見的魚類種類達到131種,約佔珠江水系魚類總數的1/3。

林立的大壩也改變了魚媽媽的生育時間。李新輝對比歷年珠江水文圖發現,上世紀80年代,珠江水文在5~9月是豐水期,魚兒的生育期主要集中在這段時間。而有大規模的大壩後,珠江水文在4~8月才是豐水期,魚兒隨之改變,魚類的生育期實際縮短了兩個月。

環境的改變也使珠江流域水生生物的種群結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以前珠江中,青、草、鰱、鱖四大家魚占據主要地位,另外還有鱸、嘉、魽、鱖“四大名魚”。如今,對生態環境要求不高的雜魚成了珠江的主角。去年,赤眼鱒、鯿、鯉魚等佔可捕魚類的六到七成。外來入侵物種也日漸佔據了主要位置。如在廣州,雀鱔、巴西龜、清道夫、食蚊魚等外來入侵物種經常被發現。李新輝說:“這些物種來者不善,它們往往會把本地物種’趕盡殺絕’。”

已消失或將消失的魚兒:

中華鱘 “水生物活化石”消失已八年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中華鱘在珠江消失的時間已經足足有8個年頭了,這是最令生物學家感到惋惜的地方。據漁民反映,最近一次在珠江見到如小船一樣大小的魚在水中游動是在2003年的梧州水域。

鰣魚 滅絕30年的珠江名魚

鰣魚又叫“三來、三黎、遲魚”,肉質鮮美,是老一輩廣州人耳熟能詳的魚類。然而隨著過度捕撈和水質變差、攔河水壩等因素,珠江適合鰣魚產卵的地點先後消失,鰣魚數量急劇減少。在珠江水產研究所中可以看到,上世紀80年代初珠三角河網中還有大量的鰣魚採樣記錄,但自此以後再也沒有捕撈到鰣魚的記錄,至今已達30年。

花鰻鱺 美麗“鱔王”難覓踪跡

花鰻鱺體形優美,俗稱“鱔王”,平時在珠江中生活,每到產卵時就從珠江中上游順流而下,進入海洋繁殖後代,這與中華鱘恰恰相反。但由於河流污染,捕撈過度,以及毒、電漁法對魚資源的毀滅性破壞,攔河建壩等原因,花鰻鱺的正常洄游通道遭到阻斷,珠江里花鰻鱺的資源量急劇下降,已難見其踪跡,只是在廣西黔江一帶偶爾還有捕撈記錄。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