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春晚「落花有意」民眾「流水無情」

【新唐人2011年2月4日訊】2011兔年的央視春晚花費巨資,想體現出「親民」的信息。但卻遭遇了微博推特等網絡新媒體的冷淡對待。微博上一項民調顯示,有超過70%的民眾,對春晚表示不滿或根本不看。

今年的春晚大量啟用草根人物,同時運用了很多網絡流行語,極力想體現出親民,和網絡時代接軌的形象。

不過,央視拋出的繡球被網絡上的涼風吹得斜斜落地。新浪微博上的民間節目反饋調查顯示,對春晚失望的民眾比例高達63%﹔24%的民眾認為一般﹔還有10%根本沒看﹔只有5%的人表示滿意。

在推特上,民眾甚至一面倒的抨擊春晚,還有網友將對春晚的「吐槽」,視為一年一度的民主行為。

作家鐵流:「春晚?我根本不看。我這幾年都不看,我全家都不看。要麼是歌功頌德,要麼就是低級下流。所以說看這種春晚就是垃圾。我們不接受垃圾。」

如果30分算滿分,著名的文化評論人李承鵬給春晚的創意只打了3分。他表示每年都是一樣,今年大量扒用互聯網,顯得非常沒有才華,沒有想像力。他還批評春晚在包裝上耗費這麼大,一點都不低碳減排,他們還真是有錢。

獨立撰稿人,原河北人民廣播電臺編輯朱欣欣認為,春晚的節目更多的是宣傳和麻痺。

朱欣欣:「對真正的一些社會上的問題,是不可能能夠掩飾住的。像趙本山的小品啦,和他過去的一開始那些比起來,每年都是越來越 …對社會的關注啊,有稜角的東西是差距甚遠。他這個小品就是一個麻痺作用。起一個精神按摩的作用,根本不能真正反映老百姓的這種心聲。」

重金包裝的官方意識不討好,反而引發民間開創自己的節目,傳遞民間的聲音。今年,有九個地方城市的衛星電視表示,不再轉播春晚,而民間也冒出了打擂臺的「山寨春晚」,逐漸打破了央視春晚一元化的格局。

新唐人記者尚燕、王明宇特約記者秦越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