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週年祭 災民北川廢墟寄哀思

【新唐人2009年5月12日訊】一年前的5月12號,四川地震奪去了近9萬人的生命,一年後的這一天,人們紛紛來到地震廢墟,燒紙上香,深深悼念罹難的親人。而地震倖存者們還在簡易住房中努力生存。

地震襲擊北川時正是下午2點28分,是孩子們上學、人們正在工作的時候,現在的北川是一座被廢棄的空城,平時有軍人和警察把守,不准人們進入。

5月12日,災民被允許進入廢墟,數千地震災民趕來,滿懷悲傷,帶著花圈、紙錢和香,再看一眼親人喪生的地方——這個悲劇之地。

紙錢的灰在風中迴旋,那邊的親人可一切安康。

中共主席胡錦濤在被地震夷為平地的映秀鎮獻上花圈,他稱重建這一地區顯示出了中共政策的優越性。

但地震的一周年也是災民們住在這樣的簡易房中一周年。據中共官方報道地震中有480萬戶家庭失去了房屋。

29歲的災民張小丹表示一年已經過去了現在還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政府打算為他們建造新的房屋。她說:“如果要我說實話,我很想住進未來的房子。但我都不知道也沒看見到底什麽時候建。不知道要在這板房住多久。“

中共政府承諾投入1萬億人民幣在兩年內災後重建,基於家庭人員和困難情況為每個家庭提供1萬6千人民幣到2萬6千人民幣的補助,並提供5萬人民幣的低息貸款。但當地居民表示建造住房需要7萬人民幣到10萬人民幣,還要取決於住房地點和材料的質量,他們還擔心政府補助款經過層層官員的手中到達他們手中不知還剩下多少。

一些倖存者仍然對中共政府不願調查地震中倒塌的住房表示憤怒,尤其是豆腐渣工程的學校,令許多兒童喪生,而學校附近政府官員的住所和辦公大樓卻安然無恙。 

當局為防止悼念活動“出亂”,災區加強了保安工作,被解封4天供民眾祭拜的北川老縣城,亦有大批武警戒備,一些活躍的遇難學生家長也被當局盯上,禁止災民向國際媒體訴說出自己的委屈。

在地震周年的前幾周,官方媒體就開始大量播報地震是一個愛國主義里程碑, 顯示出了政府的力量和關心人民的福祉。

但對許多在地震中喪失親人的家庭來說,這個周年是12個月前可怕的回憶和失去親人的錐心的痛苦,那些驚慌失措的居民,裝備簡陋的士兵從學校和居民房廢墟中挖掘的場面還歷歷在目。

周亞的哥哥和姐姐死於地震,她說:“我覺得還是很傷心。前一段時間經常夢到他們,還去看心理醫生,覺得好像還沒有過去一樣。每次看到地震的那些宣傳畫,還有那些照片,我都想哭。”

周才貴家幾代人生活在北川,他有30多個親屬罹難。他說:“很傷感、傷悲,看到心理難過。所以不想回來,不想回到這個城裏,勾起自己的回憶。”

很多人說,有生之年,地震永遠都不會遺忘。

趙君洪是從綿陽趕來的,他說:“我覺得這個不會忘記,永遠不會忘記。就是説我們這些活着的人,或者是我們當時就在這個地方親身經歷的過程,我們是不會忘記的。因爲我們當時就在這個地方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個腳下的土地就和大海的波濤一樣,這樣的動起來了。”

汶川地震震級為8級,北川縣一地據官方數字就有至少2萬人死亡或失蹤,是總人口數的8分之一,震中汶川災情最重,五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或失蹤。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