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毒奶粉三鹿製 記者:擔心得睡不好

(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電)中國毒奶粉事件爆發後,上海「東方早報」記者簡光洲是第一個披露毒奶粉製造商是三鹿集團的記者。最近,簡光洲撰文指出,他在報導中點名三鹿集團當天,因為擔心受到企業指責並挨告,整個晚上都睡不好。

「人民網」引述簡光洲在文章中說,因為他在報導中點名三鹿集團,引來一場奶粉品質問責風暴,「我沒有絲毫的興奮,而是有著諸多的悲傷。對於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知名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的喪失,對於國內企業傳媒關係上的弱智,對於媒體社會良心的失落。」

他表示,「我不是患腎病嬰兒的第一個報導者,此前湖北、甘肅等地媒體早就有過多次報導,但是當說到患腎病嬰兒喝的是奶粉企業時,都是說『某企業』。」

簡光洲說,「我很能理解這些媒體的顧慮。對今日的媒體來說,他們要政治家辦報,更要企業化經營。沒有比報社的老總來說更難做的領導了,所有的人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更難為他們的是,手下還有一大堆人等著他拉廣告來養活。」

他表示,對今天的中國記者來說,在市場化浪潮與各種新聞禁錮中,早已失去前輩新聞人和自己入行時的光榮感和使命感。動不動就坐上被告席的他們,在強勢的企業面前,只不過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小記者。

簡光洲說,在報導中點名三鹿集團後,「我腦子裡晃動的都是第二天三鹿公司氣勢洶洶地打電話指責記者的不負責任,並要把記者告上法庭的景象。說實話,這個晚上,我都沒有怎麼睡好。」

他表示,隔天下午,他接到自稱是「三鹿公司的劉小姐」打來的電話,希望記者從網站上撤稿。

簡光洲說,「在業內,媒體被企業用金錢『封口』已是公開的秘密。從這次三鹿奶粉事件來說,有沒有媒體收過『封口費』?就我了解的情況來看,是的可能性很大,但我還是不想指責這些媒體,因為如果你不是一個媒體人,你無法理解現在媒體生存到底有多麼地艱難!在生存就有問題的時候,良心會價值幾何?」

他表示,「大學上新聞理論課時,教授們批判西方媒體被財閥掌控,在打著自由名義的同時又失去自由,年輕的我們曾對此非常失望。然而,短短的十來年內,中國的媒體似乎遭受同樣被企業收買和控制的命運。」

簡光洲說,「我有點杞人憂天,如果作為社會良心的媒體沒有良心,這個社會會變成什麼樣?船頭沒有瞭望者,這個時代的大船又會開向何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