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以“乡梓”代指故乡

【中华文化300问】 作者:容乃加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8月12日讯】中华文化中讲“根”源,对养育的土地和家乡人有深厚的感情,一旦有了能力也以回馈故里“造福乡梓”为荣。那么,为何以“乡梓”代表故乡呢?

看看“梓”这个字,它是一种树,想必是一种在中原大地上到处都有的树,所以它才能象征乡土,联系中华儿女共同的乡情记忆。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看到《说文解字》解释“梓”:楸也;“楸”:梓也。也就是说“梓”就是“楸”,“楸”就是“梓”。《陆玑‧草木疏》说“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细分梓是楸的一种。

楸这种树是高大挺直的美木,高可达15米以上,木材质地非常优良,容易加工做成家具,而且树相挺拔优美,赏心悦目。夏天时,树开出美丽的花儿,秋天一到,树叶敏觉秋气,成了立秋时迎节气的装饰品。

楸树。 (Pixabay)

唐宋时剪楸叶作饰品迎秋的风尚很盛行。“唐时立秋日,京师卖楸叶,妇女、儿童剪花戴之,取秋意也。”(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楸》)《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京的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和儿童,都用它大大的叶子剪成花样戴在身上。因此可知,楸(梓),是在中原大地上到处都有的树。

古人常在家宅四周种植梓树,同时常伴随着种植桑树,成了代代传家宝。因为梓和桑对生活来说都是非常实用的树木,把它们栽种在宅园中,可以提供生活所需的材料。桑树结桑葚,是营养丰富的浆果;种子上的腊脂,可以点灯;桑叶可用来养蚕取丝,织造衣物,《孟子‧尽心上》说:“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梓木高大,材质细致耐潮湿,可以建造车船和各种生活木器,可以拿来盖房屋,《埤雅》说“梓为百木长,故呼梓为木王”;“屋室有此木,则余材皆不震”(《康熙字典》)。这两种树非常实用,满足人们很多基本的生活所需。

梓之花。 (Pixabay)

桑梓都是父辈就种植了,留给下一代享用成果,“桑梓,父之所树”(《康熙字典》),因此桑和梓也代指父亲,也成了故乡的代名词。桑梓和乡梓、梓里同义,《幼学琼林‧卷一‧地舆类》说:“故乡曰梓里。”所以说“造福乡梓”、“造福桑梓”,就指回馈故乡、回馈乡里,广而扩之,就有了造福社会的内涵。

《诗经‧小雅‧小弁》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就说看到桑梓好像看到种树的父亲,萌生出恭敬的心意和态度。古人有至孝感应天地其家中长出梓树的故事,这人是东汉的应顺。《东观汉记》记载:应顺,字仲华,是东平相。他侍奉后母至孝,精诚感应所至,在厅前的屋顶上生出一棵梓树来,后来把这棵梓树移植到庭院中,一直长得茂茂盛盛,成了大树。《文选‧张衡‧南都赋》说:“永世克孝,怀桑梓焉。”

一棵树寄托故人意;一片心长怀乡梓情。乡之梓,凝结家乡的情感、文化的记忆;乡之梓,联系着大地的华夏父子[1],神州的中华儿女,一代连一代,走过悠远的岁月。秋天一来,乡梓的颜色更转为浓烈了。

注释:[1]《尚书‧大传》云:“桥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
@*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莉)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