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话不管用?武汉的鱼也遭嫌弃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04月08日讯】武汉4月8日解封,但人们对中共病毒武汉肺炎)的恐惧短期内恐难消除。习近平视察武汉时曾表示,要保障农产品供应畅通。但湖北农产品仍然面临没人购买的困境,武汉的鱼也遭嫌弃,商家到外地都不敢说是来自武汉的鱼。

习近平3月10日考察武汉市时,强调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米面粮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畅通‘最后一公里’。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

在此之前,2月24日,湖北省发布《生活物资保供运输绿色通道实施办法》,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将粮油、蔬菜、肉奶蛋、禽肉、副食、水产品、水果等纳入重要生活物资保障范围。对这些生活物资运输车辆一律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路上通畅有序。

然而,武汉农户告诉自由亚洲电台,绿色通道并不完全通畅,而且外地歧视湖北农产品的现象依然严重,疫情对农业的打击或将持续一年以上。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被称为武汉“菜篮子”,其水产品市场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交易市场。一位渔行负责人刘少新表示,绿色通道的“通行证”办得非常艰难,需要七证俱全,防疫指挥部盖章,而且区政府要审查很久。

他在接待了视察水产业的湖北省副省长杨云彦之后,到了3月5日左右才拿到证件。而且,中共中央虽然下令不许拦运送生活物资的车辆,但外省仍然存在拦截湖北车辆、抵制湖北农产品的现象。

刘少新说,近日他有客户到江西省送鱼时遭到隔离,河南驻马店也不让湖北鱼车进入,甚至有客户用辽宁车牌代替武汉车牌后仍然被举报,不得不撒谎说,“这是从河南郑州拖的鱼。”

“现在全国各地,我们的鱼去了,不敢说是湖北武汉的鱼。有相当一部分地方,说着‘武汉加油’,真得接收湖北的农产品,心里还是有点怕,有心理阴影,估计要持续几个月。”

刘少新表示,封城后交通成了大问题,自己吃尽了水产业供应链被切断的苦头,从日销300吨到如今的40吨。“早期封控后,农村村与村之间都运不过去,成了孤岛。不说运出到全国,连武汉都出不去。”

他还说,往年的销售额可达1.5亿元,现在水产品行业价格下降30%,销量猛跌90%左右。

另一位蔬菜批发商鲁久利表示,往年每天可以销售9到10吨蔬菜,现在最多是原来的十分之一,每天要亏一千多元钱,无法支付十来个员工每人每月4千多元的工资。

“现在的菜卖一半,丢一半。买过来的东西卖不掉,卖不掉的话农村的菜就没人收,就烂掉了,都是季节性的。”鲁久利说,蔬菜保质期短,主要投放本地市场,交通不是大问题,最重要的是没有顾客,因为集贸市场、小型菜市场都没有恢复营业。

鲁久利说,“绿色通道是畅通的,但是人员不让畅通,有什么用?就是形式主义。把水管、电线牵好了,没有水、没有电,也没有用。”

疫情爆发以来,不少居民选择居家“团购”买菜。但鲁久利没有选择触碰网购,“网购比较麻烦。还要有网路技术,还要请员工,还要有定量计划。蔬菜也不好保鲜。”

美国学者表示,这里存在着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的问题:“首先是不是每个农民都有手机,都开了户?另外,农民的利润是很薄的,如果再有垄断、中间克扣、传输运费,最后拿到手中的钱,可能真的不如种子、化肥的钱。”

(记者罗婷婷报导/责任编辑:戴明)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