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曝中国实际坏账:比官方数字高6.8万亿美元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08月17日讯】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金融体系分析人士之一朱夏莲在最新报告中指,中国金融体系的实际坏账比官方数字高出6.8万亿美元。她警告,政府维持稳定的能力使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8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报导说,朱夏莲是最早警告中国债务风险的金融分析人士之一,她在最新报告中估计,到今年底,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坏账总额将达到51万亿元人民币(约7.6万亿美元),是中共官方界定为不良贷款价值的5倍以上。

这个估算数字意味着坏账比例为34%,远高于上述两类贷款在6月底5.3%的官方比例。

朱夏莲认为政府干预会使隐蔽风险变得更大,并警告,政府维持稳定的能力使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她说,“大家都知道中国存在一个信贷问题,但我发现人们经常忘记问题有多大。这个问题对全球都很重要,”

朱夏莲承认,眼下看不出危机迫在眉睫的迹象。大陆官方对借款人和贷款人双方的影响,使其能够把问题的爆发大大推迟,这是市场驱动的系统所不可能做到的。

她认为,大陆当局这种做法看似能创造稳定性,但缺点是它可能酿成一个人们本以为绝不可能的大问题。“我们正在进入这一境地。”

中国金融体系坏账长期以来是一个秘密,而如何解决这些坏帐更是鲜为外人所知。

去年5月份,法国兴业银行的姚伟(Wei Yao)发表题为“重组中国企业”的报告,对中国银行部门坏帐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该报告称:“中国的杠杆率仍在迅速上升,其非金融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高达250%。政府力推的企业部门和资本市场自由化已经开始扰乱债务动态学。中国最大的贷款方和表现欠佳者——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开始,令银行陷入窘境。

“随着国企重组的进行,中国的银行们需要救助将变得成为可能。我们估计银行部门的总损失可能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商业银行总资本的60%以上,财政收入的50%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12%。如果问题持续发展,那么银行损失额可能更多。”

《巴伦周刊》去年7月发表文章称,基于大陆银行业的债务问题,以及大陆的相关数据缺乏透明度,分析师纷纷预测需要多少资金才能起到援助作用。

美国对冲基金经理Kyle Bass认为,大陆银行业的援助规模可能高达10万亿美元,超过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规模。

包括渣打银行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在内的9个受访机构预计,中共会在两年之内向银行注资,大多数受访者估计注资规模会超过5000亿美元,其中预测最多的是3万亿美元。

文章表示,Bass的预测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而且,所有人的预测都反映出国际担忧大陆银行业可能难以应付不良贷款激增的局面。

银行坏账是指银行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款项,欠账时间超过三年的就可以被确认为坏帐。

经济学家何清涟表示,大陆银行业的坏账来源涉及几大经济领域,其中主要是房地产企业、大型国企,以及地方政府债务。

资料显示,早在1980年代末期,江泽民执政时期,中共地方政府开始依赖土地财政赚钱,建立融资平台向银行借钱开发房地产,1990年代江泽民主导的国有企业“改革”,把国企变成江派亲信的贪腐工具,大量向银行借贷,也大规模参与房地产市场。

由于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实体经济未得到及时发展,导致房地产泡沫加剧、企业亏损严重。这些都直接导致大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增加。

此外,大陆影子银行的巨大规模也增加了债务的规模。

此前,多家海外媒体都曾报导,大陆国有银行为应对利润下滑,纷纷投资影子银行的金融衍生品,包括信托投资、信用担保、理财产品和证券等。但是这些投资缺乏透明度,风险很大。

路透社3月份报导,大陆各银行的2016年度报告陆续出炉,中共的农行、中行、工商银行和建行都面临利润下滑的问题。

分析师预计,2016年利润下滑,加上中共金融部门的不稳定,2017年银行净利润的压力会持续。同时,中共上调公开市场操作短期利率等举动,正令银行的资金成本上升,而且坏帐持续拖累银行业绩,大陆银行业的情况恐怕更加艰难。

(记者李韵综合报导/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