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一位名校家长的绝望心路

常州外国语学校是当地的名校。陈杏是该校八年级学生万云历(化名)的母亲。她称自己“是一路接受正统教育的产物”。可这半年多来,历经常外毒地事件风波的折磨,她感觉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经验被颠覆了,以往的信仰崩塌了。

据网易《路标》报导,去年9月常外搬到新校区后,陈杏听说那以前是化工区,曾隐隐担心,不过她还是愿意相信政府和学校,“再苦不能苦孩子,再怎么也不会乱来吧”。

可不久,她便发现孩子不太对劲。以往周末孩子六七点就起床,那时却怎么都睡不醒,15岁的年纪,本来应该精力充沛,却每天都喊累。万云历的头屑很多,陈杏还以为他没洗干净头,几次责令他好好洗头。陈杏后来才知道,万云历的症状,发生在很多孩子身上。很多孩子都诊断出甲状腺结节钙化,白细胞数下降,淋巴结节。万云历被诊断出“淋巴有结节,0.5已代表肿大,他较大的有2.1”。

家长们认为孩子大规模出现相似病历与新校区附近毒地的污染直接相关。“孩子在学校一天,就是‘吸毒’一天。”心急如焚的他们决定采取行动。陈杏自认为是个胆小的人,但她也觉得不能继续沉默,“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2016年1月15日,家长代表向学校表达搬迁过渡的请求,并开会洽谈。谁知学校态度坚决,搬迁过渡没有可能。陈杏和其他家长在学校外支持家长代表。一月份的常州,晚上太冷了。陈杏和家长们冷极了就一起唱国歌。

事后,几乎所有与1月15日活动有关的家长都受到了问话,包括陈杏在内,她被警告“不要上访”。一些家长在压力之下,逐渐缄口不言。

希望在4月17日重燃,当天央视报导《不该建的学校》播出,一时间舆论沸腾,各路媒体都聚集常州。随后,国家环保部、卫计委参与的调查组来到常州。很多家长认为就要有说法了,陈杏也抱有希望。事实上,随着调查组的到来,资讯反而越发闭塞。校长的电话再也无人接听,没有官员愿意接受采访。

4月19日,陈杏对媒体提到有家长考虑移民,当时她认为这伤及她的民族自尊心。4月25日,常州官方公布了调查组的初步结论。这之前半小时,陈杏还充满着希望:“如果得偿所愿,或可拯救信仰。”可当她看完报告后,却开始恨自己没有能力带孩子移民国外。

调查组的初步结论是:常外校区与对照点位没有明显差异。此外,909名学生中,有247人甲状腺结节,浅表淋巴结肿大35人,成因不明。这份报告让陈杏觉得,原来指望的学校搬迁过渡,现在希望越来越小了。失眠了一夜之后,她决定不再抗争了,改用脚投票,决意为孩子办转学。

由希望到失望,再由新的希望到新的失望,直至最后绝望。半年多的这段经历让陈杏心力憔悴。现在,她对周遭充满了怀疑。这块她熟悉的故乡,一下子成了陌路。“这个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原来我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她说。

作者提供,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旋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