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灯泡母理性呼吁 嗜血媒体降温

【新唐人2016年04月02日讯】还记得台湾2014年的郑捷杀人案,以及去年北投女童割喉案,媒体在第一时间,激起一连串,反废死、以及同仇敌忾的言论,不过这一次,嗜血媒体似乎有所收敛,媒体观察专家认为,这与小灯泡母亲的勇敢理性,有很大的关系。

2014年5月,郑捷,2015年5月,龚重安,2016年3月,王景玉,三件随机杀人案,震惊台湾社会,媒体更在第一时间,疯狂报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这一次,受害人小灯泡的母亲,在亲眼目睹孩子遭受杀害的过程后,在媒体面前却是坚忍眼泪,沈痛呼吁。

小灯泡母亲:“我真的很希望,她的走,能留下一些什么,能够让一些事情发酵,唤回大家对爱的重视,对社会上许许多多的重视。”

资深媒体人林育卉:“其实我很敬佩她(小灯泡)的母亲,因为遭到这么大的一个剧痛,然后她还能够这么冷静、理性,而且温柔的发言,然后能够给媒体这么大的空间,我觉得真的是台湾的社会都应该要谢谢这位母亲。那她的提醒的确对于媒体,是有起了警钟。他们都有说,他们不会再继续去做过度血腥的报导, 所以我觉得她的妈妈,在这件事情上面,是给了整个社会,相当正面的一个启示。”

除了媒体报导,网路上各种社群网站,除了让媒体在追求传统收视率外,更开始追求点击量及网友分享数,但按下分享键的网友们,却也成为传播者。

资深媒体人林育卉:“其实所有的分享者,你也有社会责任。过去我们同理心,可能只要求媒体的记者,媒体必须要发挥同理心,现在呢是坐在电脑前,或者是在滑手机的所有的,包括脸友、包括这些的网友们,大家都必须要有同理心,所以现在的媒体识读,或许是比以前的范围,更扩大,同时也更艰难了。”

而小灯泡的母亲在脸书上发文呼吁,尽力让社会每个角落都充满爱,更让学者管中祥在脸书上说,一个冷静与自省的犯罪被害人,让犯罪事件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降低,从这几天的媒体报导状况来看,女童割喉案的新闻“降温”得很快。

新唐人亚太电视巫亦晴整理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