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半年骨密度流失25% 动手动脚防骨折

【新唐人2014年5月24日讯】台湾随着高龄化,65岁以上长辈占总人口11.53%,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表示,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估计每5人就有1人骨质疏松。尤其需长期卧床者是骨松高危险群,平均半年钙质从骨头中流失约25%。

医师表示,轮椅族、卧床族因活动不便而少动或不动,骨质渐流失;台大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詹鼎正说,卧床者活动力差,骨流失、肌力降,属于骨松骨折高危险群,若连续卧床11周,则骨密度降5%,而卧床达半年骨密度平均流失25%,

詹鼎正举例说,1名74岁陈奶奶因中风卧床半年,运动、晒太阳机会低,卧床半年后,在复健时不幸跌倒造成大腿骨骨折,比较前后的骨密度T值,从-2.1下降到-3.1,骨质疏松症明显。

医师表示,透过运动可增加肌力及促进骨骼健康。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与公益信托王詹样社会福利基金今年计划以“运动防骨松、卫教来互动;保骨勤增密、加强抗折力”。

台北医学大学公共卫生学系教授邱弘毅今天说,卧床及轮椅族透过运动避免骨质流失,透过适度荷重运动可强化肌力与增加骨密度,建议长者可进行渐进性阻力训练,并运用弹力带、瓶装水、砂袋等增加强度。

邱弘毅示范轮椅族及卧床族可进行的上肢及下肢运动;轮椅族上肢运动是双手拿同重量且能承受的水瓶、哑铃向上推出,数到3后放下休息,这样可增强腕部骨密度,强化上臂后侧和背部肌肉力量。

轮椅族下肢运动是:往前坐一点,伸直腿部也可以在下肢绑上砂袋,缓缓举高足部5公分,数到3后放下,这样可增强髋部骨密度、强化大腿肌肉,增强膝部稳定性。

卧床族上肢运动,双膝弯曲、双腿张开与髋同宽,手握同重量且能承受的水瓶、哑铃向上推出,数到3后放下休息,这样可增加腕部、脊椎骨密度,强化胸、肩、背肌肉。

卧床族下肢运动,身体躺平时,脚踝及脚踢同时用力向自己方向翘2秒后,再用力向下压2秒,持续10到25下,这样可维持踝关节活动度,强化小腿肌力及伸展足底筋膜。

邱弘毅说,以上动作依自己身体能力执行,建议1个循环3次,连续10个循环就可休息,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此外,詹鼎正说,在饮食部分,建议均衡并多摄取含蛋白质、钙质(如牛奶、豆浆、小鱼干等)及维生素D(如蛋黄、鱼或蔬菜)的食物,同时也要晒太阳。对于住在护理之家或养护之家的长辈,特别需要加强钙及维生素D补充。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