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曾住山村 官推“鸿图大计”迫迁村民

【新唐人2013年2月2日讯】(新唐人记者李倩倩综合报导)文革时中共党魁习近平曾下放插队的陕北延安梁家河村,如今正在大兴土木拟建“知青文化体验区”,为此该村村民被逼迫离开祖居。分析指中共借机造神,个人崇拜死灰复燃。而网友则痛批:劳民伤财,无耻逢迎。

《第一财经日报》报导,位处千沟万壑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安梁家河村,本是个普普通通的西部高原山村。但地方政府为地处偏远的梁家河村勾划了一幅鸿图大计:该村将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标准化养殖产业区和知青(知识青年)文化体验区。

据悉,目前该村已经平整出一幅面积逾6,000平方米的广阔广场;预计2014年建成梁家河知青纪念馆,2015年建成梁家河知青体验区。今年开始将实行为期4年的移民安置计划,要将梁家河村共126户逾360人,全部搬迁到5公里以外的文安驿镇居住。

地方大搞个人崇拜

地方官员公然向中央拍马,已成中共官场沉痾。 据中共官媒披露,近日陕西数字博物馆增添了包括习仲勋纪念馆在内的6家红色纪念馆,陕西数字博物馆用三维技术,将现实中的博物馆在网路上“实景展示”。

而在习近平之父的出生地陕西富平,习仲勋纪念馆的兴建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据知情人透露,建筑公司上上下下心知肚明,这是政治任务,已经做好了赔钱也得做的心理准备。而家属们则颇有怨言,自比如白居易诗中的卖炭翁受了官府的强买强卖。

2012年11月15日,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政府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揭碑仪式”,为习7年之前在该地的批示言论树碑立传。

《香港经济日报》评论说,一个偏远的山村,只因为领导人曾经上山下乡,即摇身一变为“知青文化体验区”。为讨好上级奇谋尽出,官场“擦鞋”风气,缘何如此明目张胆?

这篇题为《领导独揽大权 催生擦鞋文化》的文章引述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亦观点:“绝对的权力招致无耻的逢迎,逢迎到了无耻的地步,个人崇拜也就发生了。”

而早在十八大之前,作为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宣部去年5月强势推出,以1960文革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题材的大型电视剧《知青》,被批是向十八大常委大热门人选、曾有知青经历的习近平、李克强等人“献礼”。

知青记忆 不堪回首

1969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中,年仅15岁的习近平从北京上山下乡到延安市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大队(现为梁家河村)整整7年。当年习近平住窑洞、平整田地,整段“知青”岁月相当艰苦。

所谓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

《南都网》曾刊发“电视剧《知青》带来什么样的记忆?”一文,作者徐贲写道: 文革”所利用的正是年轻人这种心理和生理燥动的激情,给予它政治斗争和群众运动的渲泄渠道。在短暂的亢奋之后(可以大致以“林彪事件”为分界线),随之而来的是知青们普遍的彷徨、迷茫、失落和绝望。

大陆知名网站“凯迪社区”有网友评论认为,电视剧《知青》误导公众:“这种误导是非常可恶的,它掩盖了当时的种种罪恶和非人性,导演和编剧作者都是罪魁祸首的帮凶!”

网友“如玉”沉痛的思考:知青岁月是伤痕岁月,不堪回首,一代人的青春被扭曲与强奸,如此惨痛的集体伤害人们避之唯恐不及,正常的人谁还要怀念、体验?究竟是谁对荒唐、野蛮的岁月念念不忘?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