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调高为名校 偏离会考初衷

【新唐人2013年01月03日讯】(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3日电)国中教育会考“精熟”程度,需答对80%至85%题目,教育团体认为偏高,可能使中等程度学生失去学习成就,不利国中教学。

民国103年正式上路的国中会考,评量结果将分为“精熟”、“基础”、“待加强”3级,根据主办国中教育会考的台湾师范大学心理与教育测验研究发展中心(心测中心)副主任曾芬兰的说法,单科答对题数80%至85%以上,可达“精熟”级,答对题数30%至45%以上为“基础”级,不及则是“待加强”。

全国家长团体联盟理事长吴福滨表示,精熟级的难度“有点高”,推测是为了满足少数明星学校的招生需求,筛选出最尖端的学生。

而要达到“五科精熟”,难度更高,根据心测中心的推估,大约只有5%至8%的学生可达到;“五科精熟且写作测验6级分”的更少,可能不到1%。

吴福滨说,明星学校的观念仍存在,免试制度只好一改再改。他好奇的是,建中、北一女每年都吸收前1%的学生,照理说3年后都可以进入第一志愿,但却只有一半的建北学生可以考上台大,“这样的明星高中真的那么明星吗?”

新北市中正国中教师李荣富表示,会考难度太高,会使中学生的学习成就趋缓。举例来说,中等程度的孩子,不须太认真就能达到“基础”级,却难以再达到“精熟”级的高标准,干脆放弃学习。

李荣富认为,现在政策就是为了满足基北区约5%明星高中的需求,才把会考“精熟”级往上拉,牺牲了更大一群中间程度的学生。可以预见在“考试引导教学”的千古不变道理下,教师恐怕更难说服学生努力向学。

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秘书长吴忠泰表示,如今会考的难度,是各方“拔河”下的妥协结果。“菁英派”不仅希望难度提高,甚至提出会考要改成五等第、以及使用原始分数。

吴忠泰认为,台湾仍存在一种价值观,将考上好学校当成“有价”的,如果没有达到“匹配”的志愿,就会觉得国中的投资没有价值。其实高中只是一个阶段,成年之后回首,就会了解一时升学的成败,对生命的影响不如想像中的剧烈,“从来就没有高分低就、没有大材小用的问题。”

不少教育界人士都认同,心测中心作为一个中立的考试单位,应坚持会考的初衷,避免一味地“配合政策”。精熟、基础、待加强的人数,应各占1/3才合理,没必要为了极少数的菁英需求,逼着多数人一起痛苦。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