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奖受访 不知该说幸福还是不幸福

【新唐人2012年10月15日讯】(新唐人记者刘嵩综合报导)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大陆官方媒体及各大网站全力报导,民众也在微博上热议,褒贬不一,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究其原因,盖因莫言是体制内文人,莫言因此而承受舆论的压力也不能不说是体制内文人的悲哀。

莫言获奖后,央视《面对面》记者董倩对他进行了专访。

董倩:您幸福吗?
莫言:我不知道。
董倩:绝大多数人觉得您这个时候应该高兴,应该幸福。
莫言: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莫言并不是第一个获得诺奖的中国人,但却是第一位获得官方认可的诺奖获得者。据悉,在莫言获奖之前,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就邀请央视去瑞典报导宣奖仪式。旅德极权主义问题专家仲维光先生认为,莫言获奖是中共政治的结果。中共花大力气在国际社会把莫言做成了诺贝尔奖,这就使民众的目光从原来集中在社会的腐败、社会的不公,共产党内部的斗争、薄熙来带来的那些黑暗,一下子转移了民众的视线,转移到国际社会诺贝尔奖。

身为作协副主席、副部级干部、中共党员在此关键时刻被党利用一下,名利双收,各得其所。当然,有得必有失,莫言获奖后,其作为党的宣传工具按照党的意志行事的劣迹也被翻了出来。几个月前,中共政府为了纪念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网罗两百名作家手抄毛的《讲话》一文,在这两百名作家的名单当中,莫言赫然在列。

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莫言与中共官员一起走出会场,以抗议戴晴和贝岭这两位中国异议作家的在场;2009年年底,北京电影学院的崔卫平老师发起电话采访知识份子,评论中国某被禁异议人士的行为艺术,莫言以不了解情况、家中有客人为由拒绝发表任何评论。

“现在有许多人都说我’莫言是一名国家作家。’这是真的,就像作家余华、苏童一样,我也领国家文化部的薪水,也从那里取得社会保险。”“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在海外,人们都有他们自己的保险,但在中国,若没有身份地位,我生病不起。”莫言直言不讳。

莫言曾在接受香港公开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时透露,自己取“莫言”为笔名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放炮”说真话,告诫自己要少说话。尤其是对敏感的公共问题,莫言更是很少发言。

在中共体制下,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也许“莫言”是一种最好的选择,莫言也是如此才能坐上副部级的位置。但正如莫言面对央视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所回答的一样,莫言没有感受到幸福。一个人有着文学才华却不得不时刻提醒自己“莫言”,这样的社会有何幸福而言呢?这也是莫言不得不违心地说“这是一个可以自由发言的时代”挨拍的原因。

相关文章
评论